1959年,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曾跳河自杀的杨伯涛后来怎样

1959年12月,我党对在解放战争中被俘的国军将领中的,那些改造时间满十年,表现良好的战犯进行了特赦。这样的特赦一共进行了三次,这是第一次特赦。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杨伯涛就是其第一批特赦成员之一,

是幸运的30人之一,并且受到了我们敬爱的总理的接见与关照,后成为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

1959年,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曾跳河自杀的杨伯涛后来怎样

杨伯涛

杨伯涛其人

杨伯涛是国军高级将领,少将军衔,曾任第18军军长。蒋介石有五支主力部队,分别是:整编第74师、第18军、新一军、新五军和新六军。第18军的第一位军长是陈诚,就是有“小委员长”之称,非常受蒋介石和宋美龄喜欢的一个将领。

陈诚的妻子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女儿谭祥,谭祥可是宋美龄的干女儿,陈诚算是傍上宋美龄这大树,成为蒋介石身边的不倒翁,受到蒋的重用。后来,黄维、罗广文、杨伯涛等七人分别任第18军军长,而杨伯涛是最后一位任第18军军长的人。

杨伯涛是抗日名将,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勇猛而有计策,为抗战胜利立下了大功。

1959年,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曾跳河自杀的杨伯涛后来怎样

战役

杨伯涛于1909出生于湖南一户农民家中,由于父亲早逝,家中贫苦,没有读多少书,就扛起了枪上了战场。1929年,黄埔军校招生,杨伯涛成为了黄埔军校的第七期学员。杨伯涛履历丰富,16岁就扛枪参加过北伐,19岁就成了排长。后来,杨伯涛又参加过多次抗日战争,颇得蒋介石的赏识。

杨伯涛对蒋介石也非常尊重,甚至被俘后,都不喊蒋介石的名字,人前就喊委员长,人后就喊校长。刚开始,他思想比较顽固,那段时间的表现,在他的回忆录中有记录,

“我常常悔恨在双堆集突围时自杀未遂,抱怨那时没有径自去死,今天歧路彷徨,行尸走肉,精神甚为痛苦,每每亡魂丧魄,如有所失。”

1959年,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曾跳河自杀的杨伯涛后来怎样

日军投降

后来,杨伯涛他们被转移到北京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他才转过弯了,好好改造,最后被第一批特赦。

杨伯涛参加过南海战役、枣宜会战、宜昌之战、鄂西战役、常德会战等多场抗日战争。1945年5月,在“雪峰山战役”中,杨伯涛率部给日寇一重击,建立奇功。

雪峰山会战

杨伯涛作战灵活,爱动脑子,他打游击战打得非常出色,在国军中可谓是独树一帜。比如在与日军隔着襄河的那场1939年的战役中,他常趁着夜色,趁敌人不备而过河奇袭日军,破坏他们的据点和物资,搞的日军很狼狈。

杨伯涛率部打得最出色的战役是雪峰山会战,此时,敌我争夺的是湖南芷江机场。自从日、美组建了团队,修建了芷江机场,我方扬眉吐气,用远程轰炸机没少把日军飞机给捣毁。日军对此非常痛恨,决定拔下眼中的这颗钉子。

1959年,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曾跳河自杀的杨伯涛后来怎样

战争

杨伯涛的第十八军在主帅何应钦的命令下,协助王耀武等部作战。当时,日军做了充分的准备,粮食和弹药等后勤保证非常到位。在日军司令官坂西一郎的指挥下,他不但有五个师团,还有一个独立旅团和特种部队,兵力大约在二十万人马。

国军方面是王耀武的第四方面军,有第73军,第74军和第100军。在国军的顽强阻击下,日军推进非常缓慢,往往双方的战果要几度易手。日军正面来势汹汹,但是左右力量却比较弱。

杨伯涛率第十一师攻击日军右侧交通要道,以及日军主要交通路线。同时重重打击了日军前去增援的步兵团和一个轻重联队,占领日军后方交通唯一通道石下江。随后,杨伯涛等人乘胜追击,收复失地,最后将日军包围,促成了雪峰山大捷。

在这场雪峰山大捷中,杨伯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立下了功劳,同时,也让杨伯涛更加名声在外,得到了老蒋的嘉奖。这次战役胜利后,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陈诚专门乘专机去军队慰问并召见了杨伯涛等人。

1959年,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曾跳河自杀的杨伯涛后来怎样

战役

杨伯涛参加徐蚌战场被俘,后奉献余晖

1948年10月,杨伯涛任十八军军长,赴徐蚌战场。十八军是12兵团的主力部队,12兵团的正副司令是黄维和胡琏。

1948年12月,在突围无望下,黄维和胡琏本来准备了安眠药,想“效忠”党国。结果真到了那个时候,二人坐上坦克就想逃跑。最后,黄维被俘,胡琏侥幸逃脱。而杨伯涛曾做的最坏打算是开枪自杀,但是他最后选择了跳河。由于河水冰冷,冷的瑟瑟发抖的他,又爬上了岸边,随后在双堆集被俘。这段杨伯涛的自杀经历也成为了笑柄,令人不忘。

1959年,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曾跳河自杀的杨伯涛后来怎样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杨伯涛积极改造,在1959年12月4日获特赦。

杨伯涛重获新生后,任文史专员。他工作认真,常把家也当作办公地点。每年,经他受审阅的军事史料字数达到了500多万字。同时,杨伯涛还著书立说,出版了几部书籍,比如《记解放战争蒋军的覆灭》、《陈诚军事集团纪要》、《杨伯涛回忆录》等,为国家留下了宝贵的文史资料。

同时,杨伯涛还是黄埔同学会副主任,他以副主任的名义,更以黄埔同学的名义,主张正义,同时积极做有利于两岸和平统一的事情,发挥自己的余热。

2000年,杨伯涛因病逝世,享年91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