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陰謀產生一個成語:人盡可夫!

鄭莊公四十三年(前701年),鄭莊公去世,太子忽繼位,是為鄭昭公。臨死之前,鄭莊公任命祭仲為卿,輔佐鄭昭公。

除了太子忽之外,鄭莊公還非常寵愛自己的次子突和三子俞。

這裡還得多說說鄭莊公的二兒子公子突,公子突的母親來自宋國大族雍氏。鄭昭公繼位後,公子突就逃到了他舅舅雍姞家中,而宋國的國君宋莊公十分寵信這位宋國大夫雍姞。他聽說祭仲擁立忽為鄭國國君,非常生氣。要知道,當初他將雍氏的女兒嫁給鄭莊公,就是為了謀求政治利益的。如今祭仲擁立忽,使得他這麼多年做的政治投資,在頃刻之間瞬間煙消雲散,如此情況,他如何不能惱羞成怒。

一個陰謀產生一個成語:人盡可夫!


為了挽回局面,宋莊公誘騙祭仲來到宋國,將他囚禁起來,並派人對祭仲說:“如若你不願意改立公子突為國君,我就殺了你。”祭仲是鄭莊公的託孤大臣,按照常人的思維,祭仲此時應該一心求死,以絕宋國的念頭,以報答鄭莊公對他的信任。

然而祭仲畢竟不是尋常人,他同意了宋莊公的請求,他同宋國結盟,並帶公子突回到鄭國,擁立公子突為鄭國國君,是為鄭厲公。鄭厲公繼位的當夜,鄭昭公逃亡衛國。

當初,齊僖公想把女兒嫁給鄭昭公。鄭昭公沒有答應,倘若鄭昭公當時答應了齊國的這個請求,那麼憑藉著擁有齊國這樣強大的岳父,宋國怎麼敢會有如此不軌行為呢?

雖然祭仲趕走了鄭昭公,擁立了鄭厲公。雖然在鄭國在他的手上換了國君,但鄭國的國政始終掌握在他的手中,不管鄭國的國君是哪個,鄭國的掌權者始終是祭仲。

鄭厲公如願當上了鄭國國君之後,便開始進行他的下一步操作:他想要奪回實權,成為鄭國真真正正的掌權者。

一個陰謀產生一個成語:人盡可夫!


厲公四年(前697年),厲公暗中聯合他孃舅家人雍糾,想通過雍糾來殺掉祭仲。方法嘛,則是新瓶裝舊酒,先以赴宴的名義把祭仲騙到郊外,然後在席間埋伏甲士殺掉祭仲。計劃看似非常精密,但千算萬算,厲公和雍糾都沒有想到會在會在一個女人身上出現紕漏。

這位女人就是雍糾的媳婦。當初,厲公和雍糾訂下計謀時,就給雍糾許諾:如若成功,你將永享高官厚祿。雍糾一聽到這種許諾,立馬就漂了,回家之後便多喝了幾杯酒。幾杯酒下肚,他就把不住嘴門了,他喘著粗氣,向自己的媳婦詳細的介紹了這個嚴密的計劃。

“夫人,你就看好吧!咱們馬上就要永享富貴了!”雍糾醉醺醺的說。“怎麼富貴呢?”雍糾的老婆雍姬好奇的問道。“只要咱們弄死祭仲就可以了!”雍糾邊說便做了一個砍頭的手勢。“啊!”雍姬非常吃驚,連忙說道:“夫君,你喝醉了,趕緊上床休息吧!”說罷便攙著雍糾進入臥室,扶著雍糾上了床。

一個陰謀產生一個成語:人盡可夫!


雍糾當時處在醉酒的狀態中,他只記得面前的這個女人是他的媳婦,卻忘記了這個女人同時也是祭仲的女兒。

等雍糾入睡之後,雍姬連忙來到祭仲家中。找到自己的母親,也就是祭種的夫人。她並沒有將實情一股腦說出來,而是問了她母親一個問題:“父親和丈夫,到底誰比較重要呢?”她母親一臉茫然,她本以為女兒深夜來訪,必定有什麼大事,卻沒想到只是問這樣的一個問題,她在疑惑之餘,也不好多問,只得將自己的答案如實說出:“女子在未出嫁之前,每一個男人都可以成為他的丈夫,但他的父親卻只有一個,這兩者,怎麼可以拿來相比呢?”

這便是“人盡可夫”的來源!

雍姬聽完母親的回答之後,恍然大悟,連忙讓母親找來父親祭仲,將厲公和雍糾的機會和盤托出。第二天,祭種將計就計,來到城外赴宴,在雍糾還未動手之前便先下手,殺死了雍糾。並將雍糾的屍體停放在城外的一條河旁邊示眾。

厲公無可奈何,第二天晚上,悄悄派人將雍糾的屍體搬到自己的車中,並大罵道:“這蠢貨與婦人商議大事,死了也活該。”當晚,鄭厲公便離開鄭國,逃亡蔡國。

一個陰謀產生一個成語:人盡可夫!


夏季,祭仲又將鄭昭公迎回鄭國,重新擁立他為鄭國國君。

而那位出逃的鄭厲公則利用櫟邑的人殺死了櫟邑大夫單伯,將櫟邑據為己有,並在櫟邑定居。宋莊公聽說這件事之後,便借給鄭厲公很多士兵幫助他防守櫟邑,因此,鄭昭公也不敢派兵討伐櫟邑。

昭公雖然復位,但他卻沒有意識到自己身邊的危險。當初,鄭昭公還是太子時,他的父親鄭莊公十分寵幸高渠梁,便想讓高渠梁為卿。而他非常討厭高渠梁,時常勸阻他父親不要讓高渠梁為卿,鄭莊公沒有聽從,最終還是任命高渠梁為卿。因此,等到昭公復位之後,高渠梁擔心昭公會誅殺自己,便趁與昭公外出打獵時,用箭射殺了鄭昭公。

而這位高渠梁與祭仲關係非常好,所以即便是高渠梁射殺了鄭昭公,祭仲也沒有追查高渠梁的罪行。昭公死後,祭種和高渠梁也不敢擁立在位逃亡的鄭厲公回國,便立了昭公的弟弟公子俞為鄭國國君,也就是子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