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盡可夫"最早的主人公是誰,這個成語並非貶義。

人盡可夫是一個帶有貶義的成語,意思是形容生活不檢點的女人。不過人盡可夫最早的含義並非如此,它的本意是丈夫的人選有很多,但父親只有一位,大家如果看過“人盡可夫”的典故,便能理解是什麼意思了。

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鄭國,鄭國國君鄭莊公去世了,於是公子忽被大臣們擁立太子,稱為鄭昭公。可是不幸的是昭公上位不久,就被太子突聯合外國力量,從位置上趕下來。太子突成為了鄭厲公。

  鄭厲公因為不是正當的途徑上位的,所以他並沒有服眾。權臣祭仲對公子突沒有強烈擁護之情,他獨攬國家大權,擁有很大的權利,還可以廢王。鄭厲公,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被廢了!因此可以說,鄭厲公非常想要除掉祭仲。但還在想怎麼辦比較好!

  鄭厲公觀察了很久,發現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可以幫助他除掉祭仲。這個人是誰?就是祭仲的女婿。他是鄭厲公這邊的人,而且作為祭仲的女婿,祭仲不可能對他有防備,所以雍糾可以很輕易的就把祭仲除掉。

  為了得到鄭厲公許給他的那些好處,雍糾拼命想要把自己的岳父殺掉。他計劃把祭仲約來吃飯,這樣就可以趁他毫無防備殺掉。他卻忽略了自己最親的人,也就是他的妻子,祭仲的女兒雍姬。他肯定沒想到雍姬知道了這件事,他的計劃全盤被打亂,甚至改變了他命運。

  

  雍糾計劃在郊宴的時候動手,他一回家,先吃菜喝酒,然後說:“媳婦,我告訴你一件事,大王讓我殺你爹,明天宴會時候動手,這事你可千萬不能告訴你爹。”

祭仲的媳婦雍姬一聽嚇壞了,晴天霹靂,雍糾很自信,覺得自己的女人,肯定是為自己安全著想,絕對不會是細作。而雍姬卻糾結了,一邊是丈夫,一邊是父親,怎麼選?她可以說是兩難。兩邊都是摯愛,她到底該如何選擇啊!她毫無辦法,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母親。於是她迅速回到家中,和母親討論。她問母親到底要選擇誰,選擇誰才是對的!母親告訴她,誰都可以是她的丈夫! 但是她的父親永遠只有一個!

  那一句話,雍姬明白了母親的意思。她很快就把自己丈夫預謀很久的計劃,告訴了她的父親 祭仲。祭仲在清楚了自己女婿的計劃後,變使計將其殺死。砍下他的頭放在路邊,讓百姓都可以看。可以說是非常殘忍啊!鄭厲公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只好派人埋葬了雍糾。過了不久,鄭厲公被從皇位上趕下來,離開了鄭國。鄭昭公又可以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了。

  雍姬的選擇,在現在很多人來說,是非常過分的。但不得不說,雍姬很孝順。她是為了救自己的父親而造成了自己的悲劇。因為她的選擇造成了“人盡可夫”這個成語的存在,將來只要有人用這個成語形容女子,就說明這女子品質很壞!可憐雍姬一生啊!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這位女子的選擇都遭到了很多人的謾罵,一些人認為她是一個孝女,而還有人認為她害死了自己的丈夫,實在不是一個好人。其實,無論是誰,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都沒辦法做出兩全的選擇,這個問題也沒有真正的標準答案,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