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典故:一苇 ——想象依旧美妙

“一苇”这个典故出自《诗经》之《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意思是:谁说黄河很宽啊?用一束芦苇就能够度过去;谁说宋国很远啊?提起脚跟就能够望见。一苇是指在渡河时,用一束芦苇代替船来渡,用“一苇”指代小船,后来也用它喻指渡河。

诗词典故:一苇 ——想象依旧美妙

我国在春秋时期划分为许多诸侯国,诗中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卫国和宋国。

当时宋国的地盘大约是位于现在河南省东南部和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之间,都城大约位于河南商丘。卫国的地盘大约是位于现在河南省、山东省之间,都城大约位于濮阳。古老的黄河从两个国家的边界流过。

诗中描写的场景就在黄河边。一个在卫国的宋国人,面对“一苇”可渡的黄河,为什么回不了他的故乡,这个原因大概已经无从考察。但是,对于我来说,“一苇”渡河却让我产生了美丽的想象。

试想,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中,一个人乘着一束苇、或一排苇,顺流而下,是不是会产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豪情和美妙?

诗词典故:一苇 ——想象依旧美妙

“一苇”给人的想象是美妙的,并且还产生了“渡苇”、“杭苇”、“一苇杭”、“一苇下长川”等诗词用语。

后代很多诗词达人都借用了这种意境与想象。如唐代骆宾王《晚渡黄河》“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源”。杜甫《洗兵马》“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宋代吴文英《烛影摇红·饯冯深居》“一棹回潮渡苇。正西窗、灯花报喜”。苏轼《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燕射》“天山自可三箭取,海国何劳一苇杭。”。范成大《胡宗伟罢官改秩》“却浮一苇下长川,浮玉低昂波聒天”等,想象和意境依旧是美好的。

通过“一苇”这个典故,又想起了《诗经·秦风·蒹葭》》中另一首著名诗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位少年在芦苇苍苍、露水似霜的河畔,追求心上人的故事。

同样是芦苇,同样是河边。也许,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到处草木茂盛,水源丰富,生态环境极好,所以才会有这样美丽的故事,美妙的想象。

诗词典故:一苇 ——想象依旧美妙

现在人们过河,已经不会再用“一束苇”或“一排苇”了。

两千多年过去了,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黄河边很少能看到到大片苍苍芦苇荡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过河都是汽车、轮船,就连小船都不用了,安全第一啊。不过,现在黄河上还有一种具有历史记忆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在甘肃一带还有用羊皮筏过黄河的,但也只是一种旅游娱乐的形式了。

现在,就连文学作品中也很少用到“一苇”这个美妙的词语了。即便如此,看到它,读到它,依旧会有一种美妙的感觉和想象。

诗词典故:一苇 ——想象依旧美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