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一葦 ——想象依舊美妙

“一葦”這個典故出自《詩經》之《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意思是:誰說黃河很寬啊?用一束蘆葦就能夠度過去;誰說宋國很遠啊?提起腳跟就能夠望見。一葦是指在渡河時,用一束蘆葦代替船來渡,用“一葦”指代小船,後來也用它喻指渡河。

詩詞典故:一葦 ——想象依舊美妙

我國在春秋時期劃分為許多諸侯國,詩中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衛國和宋國。

當時宋國的地盤大約是位於現在河南省東南部和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之間,都城大約位於河南商丘。衛國的地盤大約是位於現在河南省、山東省之間,都城大約位於濮陽。古老的黃河從兩個國家的邊界流過。

詩中描寫的場景就在黃河邊。一個在衛國的宋國人,面對“一葦”可渡的黃河,為什麼回不了他的故鄉,這個原因大概已經無從考察。但是,對於我來說,“一葦”渡河卻讓我產生了美麗的想象。

試想,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氣勢中,一個人乘著一束葦、或一排葦,順流而下,是不是會產生“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豪情和美妙?

詩詞典故:一葦 ——想象依舊美妙

“一葦”給人的想象是美妙的,並且還產生了“渡葦”、“杭葦”、“一葦杭”、“一葦下長川”等詩詞用語。

後代很多詩詞達人都借用了這種意境與想象。如唐代駱賓王《晚渡黃河》“千里尋歸路,一葦亂平源”。杜甫《洗兵馬》“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宋代吳文英《燭影搖紅·餞馮深居》“一棹回潮渡葦。正西窗、燈花報喜”。蘇軾《次韻王晉卿奉詔押高麗燕射》“天山自可三箭取,海國何勞一葦杭。”。范成大《胡宗偉罷官改秩》“卻浮一葦下長川,浮玉低昂波聒天”等,想象和意境依舊是美好的。

通過“一葦”這個典故,又想起了《詩經·秦風·蒹葭》》中另一首著名詩篇“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一位少年在蘆葦蒼蒼、露水似霜的河畔,追求心上人的故事。

同樣是蘆葦,同樣是河邊。也許,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到處草木茂盛,水源豐富,生態環境極好,所以才會有這樣美麗的故事,美妙的想象。

詩詞典故:一葦 ——想象依舊美妙

現在人們過河,已經不會再用“一束葦”或“一排葦”了。

兩千多年過去了,科技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生態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黃河邊很少能看到到大片蒼蒼蘆葦蕩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過河都是汽車、輪船,就連小船都不用了,安全第一啊。不過,現在黃河上還有一種具有歷史記憶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在甘肅一帶還有用羊皮筏過黃河的,但也只是一種旅遊娛樂的形式了。

現在,就連文學作品中也很少用到“一葦”這個美妙的詞語了。即便如此,看到它,讀到它,依舊會有一種美妙的感覺和想象。

詩詞典故:一葦 ——想象依舊美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