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班主任告诉你:孩子“粗心大意”,在家常玩这几种游戏

五一难得老公休息,把孩子扔给他,去找闺蜜“腐败”。闺蜜的妹妹,妥妥的90后美女班主任,在谈及孩子“平时都会、一考就废”的粗心大意上,她给出几点建议。

一、让孩子学会“大声念出来”

美女老师提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监考时,特别是面对低年级的学生,她会帮忙读题。

她说:“其实她什么都没做,只是帮孩子读了题目,有时候要读两三遍,孩子就会豁然开朗”。

面对这一有趣的现象,她说原因很简单,就是人们的阅读习惯,会影响对问题的判断,如同下面这张图:

90后班主任告诉你:孩子“粗心大意”,在家常玩这几种游戏


阅读理解能力不好的孩子,更应该注重让孩子“大声念出来”。

√在家:

其一:角色扮演,孩子当老师,家长做学生。

家里准备小黑板,让孩子学习老师的模样,在黑板前大声读出所学课文,写出所学生字。家长扮演学生,认知听讲、适当提问。

其二:跟孩子一起读绘本

让孩子挑选故事中,她喜欢的角色,父母扮演书中其他人物,有能力的话,旁白也可以交给孩子。

一家人其乐融融,声情并茂在游戏中体验,不仅促进亲子关系,还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和专注力。

我们都知道,心口合一,能增加孩子的专注度,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孩子以后也将事半功倍。

90后班主任告诉你:孩子“粗心大意”,在家常玩这几种游戏


二、专注力、用心程度培养

孩子的专注时间,能保持的时间并不长,美女老师建议:与其让孩子坐在书桌前30分钟,不如让他高效地写2道题。

时间会消耗孩子的耐心,做30分钟,磨磨蹭蹭写几十个字,最后老母亲血压升高,孩子疲惫不堪。先从专心写一行字开始,再到专注写两行,时间逐渐增加,孩子慢慢适应。

90后班主任告诉你:孩子“粗心大意”,在家常玩这几种游戏


√在家:

迷宫类小游戏的绘本,既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又增强孩子的专注力,而且还能强化孩子的逻辑思维。即便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也可以玩的不亦乐乎。

还有一种,就需要父母共同完成。

念数字:1235789,让孩子找出漏说的数字。

专注力分为:有意识专注力、无意识专注力。被外界声音吸引,孩子改变了注意的对象,所以,“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蒙特梭利。


三、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明明孩子会做的题,考试却做错了,也许不是孩子马虎,而是他知识掌握不扎实。

在考试这种氛围中,又有时间限制,孩子遇到问题,记忆搜索优先熟练的,所以孩子认知可能出现了疏忽,也就出现,本来不应该错的,结果却做错了。

√在家:

帮孩子建立错题本。

写错的生字,抄在错题本上,家长帮忙分析错的原因;

做错的数学题,写在错题本上,看那个环节掌握的不好;

其实错题本就是一个复盘的过程,减少犯错的机会,增加自己的优势。即便快考试时,复习也有着重的方向。

90后班主任告诉你:孩子“粗心大意”,在家常玩这几种游戏


结语:

“粗心”其实是一种标签,人都有自我归因的一面,当给孩子贴上“粗心”的标签,孩子很可能认为“下次细心点就好了”。

其实粗心恰恰说明了问题所在,我们不如分析原因,跟孩子一起改正。

郭沫若说过: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粗心是一种习惯,细心是可以培养的,好习惯替换坏毛病,孩子终有天“洗去灰尘,雕刻成玉”。


关注@萱萱妈,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