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民国才女:谁的爱冷了春秋岁月,谁的爱暖了四季时光

张爱玲说:“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对爱情看得如此通透的才女张爱玲的爱情却让人唏嘘不解。大她十四岁的胡兰成追求她时第二段婚姻还在,这样的开始注定会是惨淡收场的爱情吧。这样的一个男人怎么会甘心一辈子和同一个女人柴米油盐呢,即使她是张爱玲。

3位民国才女:谁的爱冷了春秋岁月,谁的爱暖了四季时光

爱情源于欣赏和心动 一方没有心动的爱情,不值得守候

张幼仪和徐志摩的婚姻,始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纵然张幼仪对徐志摩爱的深切,甘愿默默承受,承受徐志摩对她的不屑,承受徐志摩对她的不理,承受徐志摩对她的不爱。张幼仪去欧洲看望徐志摩时二次怀孕,问他孩子怎么办,他劝她去堕胎。张幼仪试探的问“听说堕胎不慎会丢掉性命”徐志摩冷冰冰地丢下一句:“坐飞机火车都有人死,也不见有人不坐。”,从此消失不见。孩子出生不久,徐志摩的离婚协议就送到了。好在后来的张幼仪,领悟了,开始了转身之后的华丽逆袭,人生一路开挂,爱情事业双丰收,最终在51岁嫁给那个欣赏她,喜欢她,爱她的苏纪之。十足的人生赢家。她曾感慨地说:“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成长。”

3位民国才女:谁的爱冷了春秋岁月,谁的爱暖了四季时光

钱钟书和杨绛,是最好的爱情典范。始于一见钟情,终于携手白头。

在小说《围城》中,钱钟书将婚姻比作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他写道:“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他读透人心,深谙人性惯于不知足和不珍惜。爱情的最初,缘起于刹那的心动,随处可见,便觉习以为常。须知,不离不弃,需抵挡岁月无尽的诱惑,才更加难得和珍贵。杨绛说:“多年前,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我把它念给钟书听,他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我说,“我也一样”。他们的爱情,让我们明白,这善变的人世间,总有那么一些人在原地“傻傻地”坚持着永恒。

深情难敌时间磨,爱情终输远距离。时间和距离是两情是渐生嫌隙的根源,许多爱得轰轰烈烈,爱得死去活来的伴侣因为时间和距离渐行渐远,走到爱的尽头。钱锺书杨绛,却在时间的打磨下,让爱情在婚姻里持久弥香。

3位民国才女:谁的爱冷了春秋岁月,谁的爱暖了四季时光

品读这些才子才女的爱情故事,张幼仪是不屈于命运,华丽逆袭的人生典范;张爱玲是遇人不淑,最终相忘于江湖的悲戚爱情收场;钱钟书和杨绛握住的是踏实的人间烟火和相濡以沫的爱情初心。

李商隐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人在历经一些沧桑故事之后回头看看,会蓦然发现,最令人快乐的,最温暖的瞬间,竟然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寻常琐事,一餐饭,一个举动,一声问候,一个平常的拥抱。

最近,一名初三女孩的作文《原来我们不懂爱情》上了热搜。女孩讲到吵了一辈架的爷爷奶奶原来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爱情。

“我曾认为,爷爷奶奶之间,只有亲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知道了:爷爷不能吃蛋黄,奶奶希望她每早吃两片蛋白;奶奶腰不好......两个人,因为各自的体贴,吵了一辈子”。“我原本以为爱,是轰轰烈,缠缠绵绵。是文艺片中,少男少女的互相试探;是欧美电影中,男主女主的至死不渝;是武侠小说中缠绵悱恻的恩恩怨怨.....可是,都不长远”。“爱,是负责任,是长久,是忠诚”。

3位民国才女:谁的爱冷了春秋岁月,谁的爱暖了四季时光
3位民国才女:谁的爱冷了春秋岁月,谁的爱暖了四季时光

原来,才子也好,平常人也罢,真正的美好的爱情是相似的。

在爱情的世界里,合不合适只是借口,爱得够不够深才是本质。爱得深,爱得真,才会因为各自对方的体贴吵架,才会为对方做所有的改变。一见倾心的爱恋也能够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存在,真正的爱人爱得宽容,爱得真切,他们是各自走进围城的理由,不愿走出围城的依据。

愿所有的我们不忘初心,坚守爱情。三冬暖,春不寒。一次携手,终到白头。

3位民国才女:谁的爱冷了春秋岁月,谁的爱暖了四季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