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御窯》圖說系列之一:龍珠之光

胡嘯 李祥/文

公元1405年,鄭和艦隊首下西洋,景德鎮御窯廠瓷器行於九域,施及外洋。從那一刻,世界知道了一個泱泱大國,知道了大國御窯。

景德鎮故事|《大國御窯》圖說系列之一:龍珠之光


央廣網發 通訊員孔洋/攝

六百年後,公元2002年,景德鎮御窯廠首次科學考古發掘工作展開,拉開了御窯廠遺址保護工作帷幕。

景德鎮故事|《大國御窯》圖說系列之一:龍珠之光


央廣網發 通訊員孔洋/攝

景德鎮故事|《大國御窯》圖說系列之一:龍珠之光


央廣網發 通訊員孔洋/攝

2020年,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開局之年,以歷史遺存、城市遺存、工業遺存三大遺存記錄中國瓷業發展的景德鎮開啟了新的紀元,御窯廠遺址保護也進入關鍵之年。

景德鎮故事|《大國御窯》圖說系列之一:龍珠之光


央廣網發 通訊員孔洋/攝

一輩又一輩生活在御窯廠周邊的人們陸陸續續搬進了高樓林立的小區,留守下來的人,和方圓5.1萬平方米的大遺址保護區成了大國御窯一道獨特風景,年代的陳舊、時代的翻新不斷交織,演繹著傳統與現代的交響。

景德鎮故事|《大國御窯》圖說系列之一:龍珠之光


央廣網發 通訊員孔洋/攝

景德鎮故事|《大國御窯》圖說系列之一:龍珠之光


央廣網發 通訊員孔洋/攝

位於珠山之巔的龍珠閣飛簷鬥角,莊嚴氣派,是大國御窯標誌性建築,雖少了些許昔日皇家閣樓的威嚴,但也是江南閣樓的翹楚。

景德鎮故事|《大國御窯》圖說系列之一:龍珠之光


央廣網發 通訊員孔洋/攝

景德鎮故事|《大國御窯》圖說系列之一:龍珠之光


央廣網發 通訊員孔洋/攝

二十世紀80年代,人們在重新修繕龍珠閣時驚訝地發現,在它的地下,居然埋藏了數以億計的明清兩代官窯碎瓷片,一些塵封了200年、300年,甚至600年,被封建統治者一層一層掩埋的歷史記憶,開始被人們一層一層地揭開……

景德鎮故事|《大國御窯》圖說系列之一:龍珠之光


央廣網發 通訊員孔洋/攝

景德鎮故事|《大國御窯》圖說系列之一:龍珠之光


央廣網發 通訊員孔洋/攝

用現代美學設計的多個窯型建築簇擁著龍珠一閣,這便是御窯遺址博物館,御窯遺址保護區的核心。

景德鎮故事|《大國御窯》圖說系列之一:龍珠之光


央廣網發 通訊員孔洋/攝

景德鎮故事|《大國御窯》圖說系列之一:龍珠之光


央廣網發 通訊員孔洋/攝

星光夜幕之下,靜水倒影之中,不禁讓人想起郭沫若所書: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