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重症患者清零,抗疫之戰里程碑,全國人民都要上好這一課

抗病魔,戰疫情,數據看趨勢。昨天(4月24日)一個關鍵數據歸零,具有重大歷史節點意義,具有抗疫之戰里程碑的時刻。在醫護人員歷經三個多月,爭分奪秒的全力救治下,昨天,武漢的重症病例實現了“清零”: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這位90歲的老年患者,經過醫護人員2個半月的全力救治,在連續兩次核酸檢測陰性後,新冠肺炎已經治癒。

武漢重症患者清零,抗疫之戰里程碑,全國人民都要上好這一課

武漢新冠病毒重症病例數量從最初的幾例,到最高峰時2月19日的9689例,到現在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清零,走過了一條全國人民揪心拋物線,這條拋物線也承載了9689例重症患者所經受的磨難,更承載著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付出的心血和生命的代價,武漢市累計治癒率92.2%,重症患者轉歸為治癒比例的88.9%。數字背後是42000名全國各地醫務人員的盡銳出征,與本地醫護人員的並肩奮戰,白衣執甲,慷慨赴國難,熱血灑疆場,把一個個危重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武漢重症患者清零,抗疫之戰里程碑,全國人民都要上好這一課

武漢重症患者清零,抗疫之戰的里程碑,象徵著飽經病毒蹂躪的英雄城市------武漢是病魔壓不垮擊不倒的,她又巍然屹立於華夏大地,武漢依然是我們英雄的城市;武漢重症患者清零,抗疫之戰的里程碑,我們不能抹去的歷史,全國人民都要上好這一課,牢記這一刻!

武漢重症患者清零,抗疫之戰里程碑,全國人民都要上好這一課

人民不會忘記

人民不會忘記,疫情"吹哨人”李文亮為提醒人們注意小心病毒傳染,做好病毒防護,自己在救治病人是卻不幸感染,最後獻出寶貴的年輕的生命;人民也不會忘記和李文亮同為武漢市中心醫院的眼科副主任梅仲明、退休返聘專家、眼科副主任醫師朱和平、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中國醫師獎獲得者江學慶,他們也倒在抗疫之戰的最前沿;人民也不會忘記抗疫之戰首批14名烈士、截止4月4日的388名烈士,以及還沒有被追認為烈士的烈士;人民也不會忘記全國3300多名同胞因新冠肺炎付出了生命。清明時節,追悼亡靈,我們舉國哀悼,願死者安息!今天他們可以放心地安息了,病毒即將被英雄的人民打敗,它再也別想掠殺我中華兒女的生命!

武漢重症患者清零,抗疫之戰里程碑,全國人民都要上好這一課

共和國不會忘記

共和國不會忘記“疫情上報第一人”張繼先為喚醒國人,淚崩醫院,哭了又哭,沒有防護物資自己上網訂購,終於拉響全民戰疫的警報;共和國也不會忘記那個說了封城就得聽的老太太,上下奔走下令武漢封城的李蘭娟院士;共和國更不會忘記84歲高齡的鐘南山國老,一聲令下,全國人民居家不動,為抗擊疫情親率四萬餘大軍,白衣執甲,協同作戰,揮斥方遒,指揮若定;共和國也不會忘記陳薇、張文宏、王辰、張伯禮、張定宇、張思兵、王行環等等醫療專家以及他們的團隊;共和國也不會忘記東齊魯、西華西、南湘雅、北協和四大天團戰隊,共和國也不會忘記全國31個省市援鄂的一批又一批醫療戰隊,一批批抗疫逆行而上和南下的志願者,一批批運送抗疫物資的車隊;共和國也不會忘記為抗疫而居家自我隔離的全國人民,普通老百姓,我們身邊的小人物大貢獻------一筆筆終將記入共和國的史冊!他們都時共和國的民族魂,他們都時共和國的脊樑!

武漢重症患者清零,抗疫之戰里程碑,全國人民都要上好這一課

歷史也不會忘記

歷史不會忘記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疫情面前,華夏兒女命運與共,風雨同舟,唯有團結協作,凝聚中國力量,共同捍衛生命的力量。全世界高度認可中國行動,無不稱讚中國力量。歷史不會忘記中國力量令天地動容,中國力量讓世界為之震撼!歷史不會忘記一個個不平凡的人物,都有著不平凡的動人的故事。每一箇中國力量,都在這場戰役中凝聚。我們風雨共擔,我們同心合力,就一定能夠通往最終的勝利,就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病魔。

疫情過後為壯士踐行!為功臣記功!讓共和國的歷史載下這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