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臭美”是好事,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美感?

​現在“文盲”越來越少,

“美盲”卻一直存在,

過去人們認為“臭美”是不務正業,

但現在“美感教育”卻越來越重要。


孩子愛“臭美”是好事,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美感?


什麼是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是培養孩子認識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愛美是天性,對孩子來說,愛美的過程很有意義,意味著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自我意識的萌芽正在悄然成長。

從小美到大的孩子,會更加自信,未來也更加註重生活品質;會創造美的孩子,未來的職業會有更多的選擇,也會更加出色。


孩子愛“臭美”是好事,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美感?


缺乏美感教育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1.不懂得打理自己


愛美的孩子,會注重自己的儀表,把自己收拾得乾淨、清爽;缺乏美感的孩子,往往不懂得打理自己,甚至有時候外觀上會有灰頭土臉的感覺,缺乏精氣神。


孩子愛“臭美”是好事,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美感?


2.容易缺乏自信


當孩子愛美的天性被扼殺在搖籃裡,對美沒有追求,往往會使他們變得自卑,不夠自信,害怕別人看自己的眼光。

當孩子長大、步入社會時,缺乏自信的表現就會更加明顯。


3.對美容易產生偏見


當孩子對美沒有了基本的認識,容易對“愛美”這件事產生偏見和反感,認為追求美是一種無意義的事,這種成見會對他們的影響很深。


孩子愛“臭美”是好事,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美感?


無法體會美感的孩子,未來在人生的很多方面都會受到限制。相信很多家長都體驗到了孩子“美感教育”的重要性,也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美感。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美感?


1、給孩子愛美的空間


當發現孩子的愛美意識覺醒,家長需要給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尊重孩子的行為,讓孩子擁有追求美的自由。

家長不需要把我們自己的審美強加給孩子,讓孩子自由發揮想象,這樣有利於孩子養成獨特的個性。


孩子愛“臭美”是好事,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美感?


2、營造美的環境,點綴生活


當孩子深處美的環境中,他們會耳濡目染吸收周邊的美。比如,房間放一些裝飾鮮花、盆栽,或者裝飾繪畫等。

裝飾鮮花可以讓房間更柔和,讓人的心情沉靜而安穩;裝飾繪畫能夠提升封閉空間視覺上的寬度和廣度。


孩子愛“臭美”是好事,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美感?


同樣在色彩上,大自然的藍天、月夜、夕陽、樹葉,包括它們的形狀,都是很好的啟蒙素材,家長們可以好好利用,引導孩子們觀察生活中的點滴事物。


3、訓練孩子的五感


創意力量的根源,就在於敏銳的五感和卓越的感知,也就是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與孩子品味質感,需要用五官去認真感受,儘可能帶孩子去體驗生活中的許多事物。

孩子愛“臭美”是好事,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美感?


比如柔軟的草和乾硬的草,它們的質感有什麼不同,讓孩子去觸摸感受;比如吃飯的時候,與孩子一起享受食物的質感;比如玩水、公園沙坑的時候,能親手觸碰溼潤的沙和乾燥的沙,享受品味質感的樂趣。


4、培養孩子的音感


美感教育還包含音感的培養,音樂同樣也有審美需求。兒歌是各種歌曲的基礎,家長可以與孩子一同唱一唱,也可以嘗試用假高音給孩子唱歌,告訴他們“像這樣轉音”。


孩子愛“臭美”是好事,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美感?


5、引導孩子正確的審美


孩子年齡小,對美的認識還不夠透徹,美不止是在外觀打扮上,還有神態舉止談吐上,我們需要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美,內在與外在的美同樣重要。

你們家中有一個愛美的孩子嗎?平常都是這麼引導的呢?歡迎大家留言區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