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與三毛,不同的叛逆,個性的釋放和理性的勇敢

張愛玲與三毛,不同的叛逆,個性的釋放和理性的勇敢

張愛玲和三毛都是我喜歡的叛逆的才女,我覺得張愛玲更理性更勇敢也更有意義!

三毛的叛逆更多的是源於性格,更像是現在的問題少年身上的所謂個性。她有愛她的父母家人,家境也不錯,她的叛逆更像是和自己過不去的心理問題,讓步妥協的是她的父母,成全她的也是愛她的家人和朋友。

張愛玲出身名門,是真正的貴族,但她的父母都更愛他們自己,不太關注這個女兒。張愛玲的叛逆是和那個社會固有的觀念對抗,她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她的生活,她沒有愛她的家人也沒有能給她提供生活保障的朋友,她寫小說是為了生存,在那樣的環境裡,她的叛逆是理性而有時代意義的

張愛玲與三毛,不同的叛逆,個性的釋放和理性的勇敢

三毛和荷西的愛情在很多人眼裡是神話般美好的,但我覺得與其說她愛荷西,不如說是荷西接納了她給了她想要的流浪一樣的生活。荷西走了三毛也離開了,她離開不是因為失去愛人,而是因為孤獨寂寞。

三毛的人生在世俗的眼光是非正常的,也許是很多人嚮往的生活但不是他們最後的選擇,說到底三毛並沒有得到她想要的認可和接納,被認可和接納永遠比愛情更重要,在一個被接納的環境裡是不愁沒有愛情的,相反不被接納的人即便有愛情也很難獲得愛情的長久

說到底三毛的與眾不同是人性中個性的部分,人性包括人的個性和共性,追求個性把個性發揮到極致的人可能不會被大多數人接受,有些個性的東西也是有期限的,過了流行的時間就沒有未來了

三毛,海子,顧成他們都有才,都有鮮明的個性,他們的才華他們思考的深度可能不會是大多數人能理解的,所以他們是孤獨的,他們的離開也許是自我生命的完美吧!

不要長度的人生也許也有他們自己的理由吧!

個性的天才在常人眼裡都不太正常,瞭解人性共性的天才看起來會更正常一些,像曹雪芹、魯迅,他們的文學作品裡更多的是展示人性中共性的多一些,薛寶釵無論放在哪個朝代都會是婆婆喜歡的媳婦,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永遠有說服力的,人性中共性的東西是不受時間限制的

張愛玲與三毛,不同的叛逆,個性的釋放和理性的勇敢

張愛玲也有真愛,愛的刻骨銘心也痛徹心扉,遇人不淑是很多女人都會有的經歷,愛的時候欲仙欲死,如醉如痴,低到塵埃裡,不愛的時候也放的大氣豪爽,她把剛發表的小說所有的稿費都給了他,拿的起放得下,仁至義盡!

她不會因為任何人的離開而離開,她會尋找能接納她能讓她自己感覺相對輕鬆的環境裡生存,大陸不行就去香港,中國不行就去美國,她不喜歡流浪但她會尋找讓自己能被接納的環境。

她也孤獨,臨終前她把能證明身份的東西放在門口,理性而勇敢的面對死亡!

她們都是讓人仰望的才女,她們的人生很多人都很喜歡,但卻沒有勇氣也沒有才氣可以像她們那樣任性,愛有時候也是一種束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