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985不上不下?華為的無奈和心酸

北京時間4月15日下午,華為發佈榮耀30系列手機。同時登臺亮相的,還有麒麟985芯片。從各方面看,都找不到這款芯片面世的理由。


麒麟985不上不下?華為的無奈和心酸


一般來說,在芯片的產品線規劃裡,旗艦產品居於金字塔頂端,是唯一的存在,如果要推出系列,也往往是先發標準版,在市場樹立威名後,再發售加強版,比如高通的驍龍8系的標準版和8系Plus版。

按榮耀總裁趙明的說法,麒麟985定位於820和990之間,換句話說,麒麟985是次旗艦產品,按照正常的市場推法,應該是先推麒麟985,再推麒麟990,但華為卻是反其道而行之,讓市場摸不著頭腦。麒麟985不止在發佈時間上給人錯配的感覺,硬件配置上更是讓人看不懂。旗艦產品的配置應高於次旗艦產品,這是常識,但麒麟985的配置卻高於麒麟990。

麒麟985不上不下?華為的無奈和心酸


按華為公開資料,麒麟985在5G Modem、雙核心 AI單元和ISP 5.0圖像單元等內核上,和麒麟990保持一致,CPU大小核架構上,兩款芯片也完全相同,均為ARM Cortex-A76和Cortex-A55。差異表現在GPU內核上。麒麟985採用ARM的Mali-G77 GPU,領先麒麟990的Mali-G76整整一代。Mali-G77 由ARM在2019年5月發佈,採用全新架構,架構名為Valhall。之所以說是全新,因為從Mali-G71到Mali-G76,ARM用的一直都是Bifrost架構。Mali-G77面世後,ARM可以摘掉圖形性能貧弱的帽子了。根據官方資料,相對於Mali-G76,Mali-G77的效能提升30%、性能提升30%、機器學習性能提升60%,每平方毫米的性能較A76提升1.4倍。有機構測試表明,Mali-G77性能接近蘋果A12芯片的GPU,超過高通現有的GPU內核Adreno 640,是一款不打折扣的旗艦級移動GPU內核。
麒麟985配上Mali-G77內核,僅從GPU的配置上來說,市面上認為它是麒麟820加強版的說法,既無根據,還站不住腳。但是,具備旗艦地位的Mali-G77,卻被華為海思用在了比麒麟990低半格的麒麟985上,而高半格的麒麟990使用的還是老舊的Mali-G76。換句話說,麒麟985的硬件配置居然比麒麟990還強大一些,給人感覺是產品經理喝大了。

以華為海思十多年的芯片設計經驗,數萬人的設計隊伍,怎會犯如此明顯的低級錯誤?答案只有一個,麒麟990只是一款臨時過渡性產品,接班麒麟980的正宗產品其實是麒麟985。在2019年8月23日華為的一場活動的PPT上出現了麒麟985,當時就有猜測傳出,華為會推出兩款芯片:麒麟985和麒麟990。時常關注華為芯片發展的人一眼可以看出,麒麟985明顯是一款小改款產品,麒麟990則是全新升級的產品。但9月6日,華為最終揭開麒麟990的蓋頭時,大家卻發現,它不過是內置巴龍5G基帶的麒麟980+,全部缺席ARM新推出的Cortex-A77 CPU內核和Mali-G77 GPU內核。當時,華為已被美列入實體清單,ARM撤出派駐華為的工作人員,外界為此擔心麒麟芯片設計可能難產,麒麟990的換湯不換藥,無疑在坐實這一猜測。

麒麟985不上不下?華為的無奈和心酸


但當時由於實體清單出臺的影響,搭載全新內核的麒麟990被摁下暫停鍵,隨著芯片發佈時間節點的逼近,無奈之下,華為海思不得不推出內置巴龍基帶的麒麟980+救急。華為最初的想法可能是按照通常的命名規則,給這款小改款芯片取名麒麟985(8月23日流出的PPT),但出於市場策略考慮,又換成一個全新升級的名字“麒麟990”。
為了平衡硬件錯配,讓麒麟990跑分不那麼丟臉,華為在麒麟985上不惜使用諸多壓制手法:

降低麒麟985的CPU最高運行頻率,大核(2.58GHz)、小核(1.84GHz)分別比麒麟990的低280MHz和110MHz。不要小看這不足0.3GHz的差距,在高通那裡,0.11GHz的差距就是驍龍855和驍龍855 Plus的差別。麒麟985的CPU內核族群佈局變了,沒有采用麒麟990的“4大核+4小核”的形式,而是“1大核+3中核+4小核”。

總的看來,麒麟990和麒麟985的推出,無不在訴說著當今世界第一強國對一家民營企業的刁難,不過,略可欣慰的是,ARM後來恢復和華為海思的全面合作,攜帶Mali-G77 GPU內核的麒麟985相當於做出了無聲的證明。同時,它也預示著,2020年的9月,華為將帶來一款全新升級的麒麟旗艦芯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