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换了3次工作,跟同事总相处不好,你可能陷入了“晕轮效应”

一年换了3次工作,跟同事总相处不好,你可能陷入了“晕轮效应”

文/北久原

一、判断人和事总是以点概面,导致同事都排斥我,那是因为你陷入了“晕轮效应”。

朋友小明昨晚发微信给我,告诉我他又离职了,今年他已经换了三次工作,每份工作都没能熬过试用期。第一份工作,他和部门助理吵了一架,愤而离职,当时他觉得自己没错,不怪自己。

小明的第二份和第三份工作,离职原因都是因为跟同事合不来,他觉得身边的每一位同事都在排斥自己,他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他没私下说过谁的坏话,却总是不招人喜欢。

我跟小明认识三年多了,比较清楚他的性格,他这个人比较冲动,遇到一点事就蹦起来了,经常误会别人,事后自己也很后悔。他判断一个人好不好,一件事的对与错,总是过于简单,喜欢给人贴标签。

他一旦判定这个人不够好,就会永远认为他不好,平时看到这个人时态度也比较冷,什么事都展现在他的脸上。久而久之,同事们都觉得他脾气不好,不愿意跟他相处。

小明觉得大家都在排斥自己,他很压抑,新的工作环境也不太适应,所以频繁换工作,他觉得只要换一份新工作,重新开始一切都会变好。但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换工作并不能解决问题。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一个人的认知判断能力,习惯性以偏概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陷入“晕轮效应”的人,对别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

“晕轮效应”是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朋友小明就是因为陷入了“晕轮效应”,他对别人的第一印象,决定了之后对这个人的所有看法,不管对方做什么事情,他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这样的极端性格,导致他在职场很难交到朋友,同事也会排斥他。

一年换了3次工作,跟同事总相处不好,你可能陷入了“晕轮效应”

二、被“晕轮效应”左右,是职场人的隐性硬伤。

受“晕轮效应”影响,判断人和事总是以偏概全,会给工作带来诸多弊端,影响职场个人发展,具体的体现有以下三个:

1、职场人际关系紧张,很难交到朋友。

小娅在一家公司做编辑,负责整理企业内刊,收集素材需要与很多部门的同事打交道,她的性格比较敏感,情绪化比较严重。跟同事偶尔发生一点小摩擦,她就认定这个人与自己不合,之后总会刻意避开对方,或者冷眼相对。

有时候发生矛盾,她甚至会去找领导哭诉,时间久了,喜欢她的同事越来越少。大家都怕与她交往,觉得跟她相处压力很大,说话做事都要特别小心谨慎。

受“晕轮效应”的影响,小娅的职场生活变得很糟糕,朋友越来越少,人际关系也变得很紧张。

2、工作不稳定,很难拥有一份稳定又满意的工作。

文章开头小明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受“晕轮效应”的影响,小明跟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太好,他每天上班也觉得很压抑,不开心,总想着跳槽。频繁换工作,导致他始终不能稳定下来。

没有人喜欢这种频繁换工作的生活,要不停适应新环境,新同事和新的领导,而且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时间久了内心压力会很大,最后导致身心俱疲。

3、职位晋升机会很难争取,影响职场之路。

陷入“晕轮效应”的人,判断人和事总是以偏概全,很难做到公平公正,甚至是心胸狭隘。这样的人是无法成为一名管理者的,因为他的心胸和眼界已经被“晕轮效应”左右了,他无法说服下属,也无法管理一个团队。

职场中能成为领导的人,大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下属尊敬他并且愿意听从他的指令,这样的领导人际关系都是处理的非常好的。

而被“晕轮效应”左右的人,他的人际关系大都是非常糟糕的,同事不喜欢他,甚至排斥他,更不可能尊敬他,听从他的指令。

由此可见,被“晕轮效应”左右的人,职场之路会变得异常艰难。

一年换了3次工作,跟同事总相处不好,你可能陷入了“晕轮效应”

三、教你三招,摆脱“晕轮效应”,成为更优秀的职场人。

既然“晕轮效应”会给工作带来弊端,那么怎么做才能避免陷入“晕轮效应”呢?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帮到你。

1、 注意“刻板印象”,不要随便给别人贴标签。

所谓“刻板印象”,其实就是指类化作用,按照固定的形象把每个人分类,再分别贴上标签,属于一种简单的认知,很容易出现偏差,甚至误导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

“刻板印象”的依据不是认识对象本人的事实,而是一个大范围的概括,会产生一些偏见,那些陷入“晕轮效应”的人,会进入“刻板印象”这个误区。

职场中的人是丰富多样化的,我们对待每一位同事,尽量做到全面了解,不要以点概面,要学会对别人产生确切深刻的认识,并不断纠正自己之前的“刻板印象”,走出偏见误区。

2、 避免陷入“循环证实”中,判断人和事时保持理智。

心理学当中有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对别人产生的偏见,尝尝会陷入“循环证实”中。人的眼神经常出卖自己,当你去一个人产生偏见之后,你很容易被自己的眼神出卖,而对方只要察觉到你对他的不友善,他也会对你起了戒备之心。

对方的戒备之心,反过来会让你深信自己当初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循环证实”。

一个人对别人的偏见,导致对方也跟着产生偏见,这样互相循环的过程,会让双方陷入到更深的偏见中,从来被“晕轮效应”左右。

在职场中,包括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让身边所有人都符合自己的心意,偶尔看不惯某个人很正常,但是不要轻易对别人怀有成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到“循环证实”的漩涡。

看不惯别人的行为,以朋友的身份友好指出改善建议,好好沟通对方肯定能听进去,双方也不会产生更大的偏见,助人就是助己。

3、 尝试经常反省自己,学会从自身找问题。

在职场中,和同事发生了矛盾,不要一时冲动把错误全推到对方身上,要明白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我曾经看过王宝强的一部电影,影片中女主对男主说过这么一句话:“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没什么不好的”。

职场不是战场,不需要为了争输赢而拼尽所有,有时候主动退一步没什么不好,你退的这一步也许会换回更多更好的东西。

工作需要经常做总结,我们也要学会经常反省自己,反思自己在职场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怎么能做的更好,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

如果你在职场中也遇到了上述问题,并且还没找到好的解决方法,不妨参照文中提出的方法尝试去改善,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优秀职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