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換了3次工作,跟同事總相處不好,你可能陷入了“暈輪效應”

一年換了3次工作,跟同事總相處不好,你可能陷入了“暈輪效應”

文/北久原

一、判斷人和事總是以點概面,導致同事都排斥我,那是因為你陷入了“暈輪效應”。

朋友小明昨晚發微信給我,告訴我他又離職了,今年他已經換了三次工作,每份工作都沒能熬過試用期。第一份工作,他和部門助理吵了一架,憤而離職,當時他覺得自己沒錯,不怪自己。

小明的第二份和第三份工作,離職原因都是因為跟同事合不來,他覺得身邊的每一位同事都在排斥自己,他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他沒私下說過誰的壞話,卻總是不招人喜歡。

我跟小明認識三年多了,比較清楚他的性格,他這個人比較衝動,遇到一點事就蹦起來了,經常誤會別人,事後自己也很後悔。他判斷一個人好不好,一件事的對與錯,總是過於簡單,喜歡給人貼標籤。

他一旦判定這個人不夠好,就會永遠認為他不好,平時看到這個人時態度也比較冷,什麼事都展現在他的臉上。久而久之,同事們都覺得他脾氣不好,不願意跟他相處。

小明覺得大家都在排斥自己,他很壓抑,新的工作環境也不太適應,所以頻繁換工作,他覺得只要換一份新工作,重新開始一切都會變好。但問題出在自己身上,換工作並不能解決問題。

所謂“暈輪效應”,是指一個人的認知判斷能力,習慣性以偏概全,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好"的光圈籠罩著,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壞"的,他就會被"壞"的光環籠罩著,他所有的品質都會被認為是壞的。陷入“暈輪效應”的人,對別人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總體看法,而看不準對方的真實品質。

“暈輪效應”是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誇大的社會現象,正如日、月的光輝,在雲霧的作用下擴大到四周,形成一種光環作用。

朋友小明就是因為陷入了“暈輪效應”,他對別人的第一印象,決定了之後對這個人的所有看法,不管對方做什麼事情,他都不會改變自己的看法,好的就是好的,壞的就是壞的。這樣的極端性格,導致他在職場很難交到朋友,同事也會排斥他。

一年換了3次工作,跟同事總相處不好,你可能陷入了“暈輪效應”

二、被“暈輪效應”左右,是職場人的隱性硬傷。

受“暈輪效應”影響,判斷人和事總是以偏概全,會給工作帶來諸多弊端,影響職場個人發展,具體的體現有以下三個:

1、職場人際關係緊張,很難交到朋友。

小婭在一家公司做編輯,負責整理企業內刊,收集素材需要與很多部門的同事打交道,她的性格比較敏感,情緒化比較嚴重。跟同事偶爾發生一點小摩擦,她就認定這個人與自己不合,之後總會刻意避開對方,或者冷眼相對。

有時候發生矛盾,她甚至會去找領導哭訴,時間久了,喜歡她的同事越來越少。大家都怕與她交往,覺得跟她相處壓力很大,說話做事都要特別小心謹慎。

受“暈輪效應”的影響,小婭的職場生活變得很糟糕,朋友越來越少,人際關係也變得很緊張。

2、工作不穩定,很難擁有一份穩定又滿意的工作。

文章開頭小明的例子,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受“暈輪效應”的影響,小明跟同事之間的關係不太好,他每天上班也覺得很壓抑,不開心,總想著跳槽。頻繁換工作,導致他始終不能穩定下來。

沒有人喜歡這種頻繁換工作的生活,要不停適應新環境,新同事和新的領導,而且一直處於緊繃狀態,時間久了內心壓力會很大,最後導致身心俱疲。

3、職位晉升機會很難爭取,影響職場之路。

陷入“暈輪效應”的人,判斷人和事總是以偏概全,很難做到公平公正,甚至是心胸狹隘。這樣的人是無法成為一名管理者的,因為他的心胸和眼界已經被“暈輪效應”左右了,他無法說服下屬,也無法管理一個團隊。

職場中能成為領導的人,大都是有一定影響力的,下屬尊敬他並且願意聽從他的指令,這樣的領導人際關係都是處理的非常好的。

而被“暈輪效應”左右的人,他的人際關係大都是非常糟糕的,同事不喜歡他,甚至排斥他,更不可能尊敬他,聽從他的指令。

由此可見,被“暈輪效應”左右的人,職場之路會變得異常艱難。

一年換了3次工作,跟同事總相處不好,你可能陷入了“暈輪效應”

三、教你三招,擺脫“暈輪效應”,成為更優秀的職場人。

既然“暈輪效應”會給工作帶來弊端,那麼怎麼做才能避免陷入“暈輪效應”呢?以下三種方法可以幫到你。

1、 注意“刻板印象”,不要隨便給別人貼標籤。

所謂“刻板印象”,其實就是指類化作用,按照固定的形象把每個人分類,再分別貼上標籤,屬於一種簡單的認知,很容易出現偏差,甚至誤導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

“刻板印象”的依據不是認識對象本人的事實,而是一個大範圍的概括,會產生一些偏見,那些陷入“暈輪效應”的人,會進入“刻板印象”這個誤區。

職場中的人是豐富多樣化的,我們對待每一位同事,儘量做到全面瞭解,不要以點概面,要學會對別人產生確切深刻的認識,並不斷糾正自己之前的“刻板印象”,走出偏見誤區。

2、 避免陷入“循環證實”中,判斷人和事時保持理智。

心理學當中有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對別人產生的偏見,嚐嚐會陷入“循環證實”中。人的眼神經常出賣自己,當你去一個人產生偏見之後,你很容易被自己的眼神出賣,而對方只要察覺到你對他的不友善,他也會對你起了戒備之心。

對方的戒備之心,反過來會讓你深信自己當初對他的看法是正確的,這就是心理學中的“循環證實”。

一個人對別人的偏見,導致對方也跟著產生偏見,這樣互相循環的過程,會讓雙方陷入到更深的偏見中,從來被“暈輪效應”左右。

在職場中,包括在生活中,我們不可能讓身邊所有人都符合自己的心意,偶爾看不慣某個人很正常,但是不要輕易對別人懷有成見,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到“循環證實”的漩渦。

看不慣別人的行為,以朋友的身份友好指出改善建議,好好溝通對方肯定能聽進去,雙方也不會產生更大的偏見,助人就是助己。

3、 嘗試經常反省自己,學會從自身找問題。

在職場中,和同事發生了矛盾,不要一時衝動把錯誤全推到對方身上,要明白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道理。我曾經看過王寶強的一部電影,影片中女主對男主說過這麼一句話:“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沒什麼不好的”。

職場不是戰場,不需要為了爭輸贏而拼盡所有,有時候主動退一步沒什麼不好,你退的這一步也許會換回更多更好的東西。

工作需要經常做總結,我們也要學會經常反省自己,反思自己在職場中還存在哪些不足之處,怎麼能做的更好,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問題。

如果你在職場中也遇到了上述問題,並且還沒找到好的解決方法,不妨參照文中提出的方法嘗試去改善,希望我們都能成為優秀職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