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养生的看过来!春天这样调养,养皮肤、养肝还养阳

注重养生的看过来!春天这样调养,养皮肤、养肝还养阳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也是养生防病的好时节。那么,在春季,我们到底该如何调养呢?下面,就从养皮肤、养肝以及养阳这几个方面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注重养生的看过来!春天这样调养,养皮肤、养肝还养阳

【春季养肤要点】

春天,对于爱美的女性而言,是保养肌肤的黄金阶段,春天万物升发,也是阳气升发的时候,人体脏腑功能开始活跃,有利于气血的化生和精血的生成,促进生长发育和肌肤润泽。

给脸部做药物蒸气浴

随着气候转暖,人体代谢活跃,为了排除冬天皮肤积累的废物,皮脂和汗液也分泌增加,美女们的皮肤春季会变得粗糙干燥,没有弹性,出现皱纹。特别是太阳紫外线强度较大,相对于冬天的低紫外线强度,现在皮肤更容易损伤。外出春游时,应带防晒霜或太阳镜,注意皮肤清洁,选择刺激性较小的香料或香皂,应根据不同的肤质选择水性或油性化妆品。

可以将桑叶、桑白皮、白芷、白术、白茯苓等药物按适量比例熬汁,滤入盆内;然后洗净面部,用毛巾蒙住脸盆,让蒸汽熏蒸面部。这样持续10分钟,使面部血管舒张,血液循环改善,可以起到润泽皮肤美白的效果。

晚上不超过11点睡觉

春季白昼渐长,夜间渐短,若晚上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高,白天容易疲倦乏力。以致皮肤干燥,长出黑眼圈。《黄帝内经》指出“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睡眠要与自然界的昼夜节律相适应,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子时”,此时阴气最盛,阳气最弱,及时睡眠进入深睡阶段,可保养精气,提高免疫和身体修复机能,若此时熬夜奋战或畅享夜宵,就会引起肝胆虚火旺盛,从而使皮肤粗糙,暗淡发黄,甚至出现暗斑、色素沉着。

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延缓衰老,拒绝皱纹;高质量的睡眠可以减缓疲劳、恢复体力、增强自我免疫调节和修复能力。此时应晚睡早起,晚睡是相对于冬天晚,但也不应超过夜间11点。早晨起床,放松形体,庭中漫步,适应昼夜节律变化,适度减少睡眠,增加运动时间。

拍打经络,调畅气机

春天是心理活动最活跃的季节,也是情志易于波动的时候,激动、易怒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和多变的气候都会使人生物钟紊乱,久而久之,女性易于内分泌失调,皮肤缺乏光泽,长出粉刺、暗斑等。长期的心理压力,也是女性衰老的重要因素,拍打胆经按摩穴位,能让身体疏导放松,可以防止衰老。

全身站直放松,用空拳从臀部两侧沿大腿两侧一直拍打到膝盖,每次两三分钟,拳要中空,有内力而不要用蛮力。或拍打心包经,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拍打,每日两次,每次3分钟左右。

春天“吃花”,美容养颜

女性朋友如果能顺应季节时令喝一些鲜花的茶饮或糖水,汲取其精华养颜祛斑,可有一定成效。

玫瑰花性温,具有活血调经、疏肝理气,和畅气机之功,取其泡茶能消除疲劳,养颜活血,改善皮肤干燥;桃花“令人好颜色”,其性平,味苦,利水、活血、通便之功,具有祛斑美白,红润面色,通利大便的作用。桃花既可以泡茶饮用,也可以做粥食用。取桃花两克(干品)、粳米100克、红糖10克,将桃花用水浸泡15分钟,加入粳米,文火煨粥,即将成粥时加入红糖拌匀。

虽然“春花”有千般好处,不了解花的药性也不要随便饮用,花和茶更不要随便混用,苦寒的花茶不适宜虚寒体质人群服用,温热的花茶也不宜热性体质饮用,应辨体使用。

【春季养肝要点】

春季注意保护好肝脏尤为重要。中医讲究天人相应,春季人体肝气旺盛而升发,乃养护肝脏最佳时机,在春天养肝,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要养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多做运动

年轻人在春季应早睡早起,在晨起时增加一些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阳气生发,帮助人们的体力从冬藏的状态中恢复,对肝脏有一定的养护作用。

注重合理饮食

青色属木,入肝,具有舒肝、强肝的功能,能消除疲劳、防范肝疾。青绿色代表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是提供人体所需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所以,应尽量多吃青菜之类的绿色食物,并适量少盐、低脂,注意膳食比例均衡,对肝脏很有好处。餐桌上,常见的绿色食物有绿豆、菠菜、西兰花、黄瓜、丝瓜、芹菜、韭菜、青辣椒、茼蒿、莴笋等。

注意作息

现代人很多是迫于工作和学业压力,平时睡得很晚,有些人则习惯在睡前熬夜看电视、玩游戏。殊不知晚上十一点是肝脏开启自我修复的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人体还没有进入休息状态,对肝脏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春天开始,日照时间逐渐增加,因此应尽量将晨起的时间提前,将晚上入睡的时间也相应提早。

注意调控情绪

人在春天很难控制自己的脾气,也很容易焦虑、烦躁。因此应尽量保持心态平和,调畅情绪。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感到不愉快时,可以抽出五分钟时间静坐一会,喝上一杯白开水将情绪舒缓下来,工作起来会更有效率。保持平和的心态,与他人之间的沟通也会变得更有亲和力,更容易解决各种问题。另外,多喝一些花茶对于舒缓情绪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如玫瑰花茶有助于疏肝,菊花茶清肝明目,利于静心。

点敲胆经

胆经位于身体外侧,是十二经脉之一。双手握拳稍微用点力敲打左右大腿外侧各50次,每天敲打胆经,能加速胆汁分泌,提升肝脏的功能,有助于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对养肝有益。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而必需用力,而且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胆经是一条从头到脚的经络,大腿外侧循行,只有一条胆经,而且这段胆经敲打起来最为顺手。建议每天都要敲打胆经,以达到养肝的目的。

适度饮酒

中国传统宴席聚餐上素有“无酒不欢”“酒逢知己千杯少”之说。然而酒精对肝脏的伤害是有目共睹的。如果遇特殊情况必须饮酒,可适量喝一些红酒,其中的氨基酸和维生素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益处,但切勿过量饮用。切记小酌怡情,大饮伤肝。

【春季养阳要点】

春天养阳,在家轻松做艾灸

【直接灸】直接手持艾条对准穴位熏灸。手持艾条没有隔物,艾灸的效果更好,缺点是不方便,费时费力,易烫伤。

【间接灸】将艾柱与皮肤之间衬隔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有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附子饼不易找到,较少使用。隔姜灸适用于寒症,隔盐灸主要用于神阙穴。在人的肚脐,古代常用于强身健体。隔蒜灸多用于未溃之化脓性肿块,对肺系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温灸器灸】即是利用特制的施灸器械来作用于被灸部位,常用的有温灸盒、温灸筒、温灸棒。优点是固定在身上更加方便。

春季养阳须防上火

春季有三个月,万物生发,推陈出新。农历正月称孟春(早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晚春),因其早晚不同,也各有养生饮食重点。

早春,顺肝气。早春正处于冷暖气流交汇期,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此时流感、肺炎、哮喘等疾病多发,高血压患者也易突发中风、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体质虚弱和免疫力低下的人,要预防春寒病的发生,注意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同时要保持情绪稳定,使肝气顺畅,与其他脏腑协调平衡。有目的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中药,如枸杞子、丹参、山药、百合、银耳。推荐一款药膳——枸杞葛根粥。取枸杞子30克、葛根15克、粳米100克熬粥饮用。

仲春,养脾胃。随着气候逐渐转暖,此时阳气升发,肝气旺盛,应谨防肝气克脾,损伤脾胃。所以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适当吃大枣、蜂蜜之类滋养脾胃的食物。这个时期,人们常会出现“春眠不觉晓”的春困现象,因此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品,提倡饮食多样化,以便从多种食物中获得较完备的营养,充沛精力。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药膳——枣泥山药饼。取红枣200克,山药500克,白糖、面粉、奶粉、豆油、面包糠适量,做成枣泥山药饼。

晚春,防积热。此时气温基本接近夏季,饮食更应以清淡为主,除适当进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外,可饮用绿豆汤、酸梅汤和绿茶,以防体内积热。不宜吃羊肉、狗肉、麻辣火锅等大辛大热的食品,以防邪热化火,引发疮、痈、疖、肿等疾病。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药膳——老鸭笋汤。准备老鸭一只、笋尖150克、枸杞少许、食盐适量,一同煲汤,吃肉喝汤。

【春季养生保健要点】

一、适当运动,舒展筋骨

在春季,人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踏青、放风筝等户外活动与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体育活动,在舒展筋骨、放松形体的同时,可以通过与自然亲密接触。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生活,感受自然的美好,放松紧张的身心。这些都能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促进气机运行。大家也不妨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选择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浮华,享受片刻的宁静,让身体闭藏了一个冬天的阳气,在自然环境中尽情复苏生发。

二、乍暖还寒,注意春捂

在春季穿衣上首先要“养阳”,春季是有寒冬向暖春过渡的季节,气候暖气初生,寒气未尽,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俗语讲“春捂秋冻”就是这么一个适应季节的变化的道理。入春之后衣服不要减得太快,我们需要一些保暖的衣服来帮助抵御寒邪、保护阳气。另外,春季穿衣也不能裹得太紧,裹得太紧会阻滞身体气血的运行,限制身体的舒展,不利于阳气的生发。最后要注意“防风”,天气见暖,一些爱美的女孩就早早穿上了低腰裤、超短裙等,这时风寒夹杂,人体容易感受外邪,引发关节痛,痛经月经不调等。

三、睡眠充足,夜卧早起

人在睡眠状态下,身体各组织器官大多处于休整状态,气血主要灌注于心肝脾肺,肾五脏时期得到补充和修复,高质量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睡眠的好坏与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在睡眠方面,春季适宜夜卧早起,具体睡眠时间一般保持在晚上10点半左右入睡即可;早晨要早起6点左右为宜,这样有利于机体内阳气的生长。要有静谧的睡眠环境,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有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

四、饮食辛温,少酸多甘

在春天饮食保健上,很早就有“省酸增甘”的说法,即少吃酸食,多增加些甘味的食物。春天阳气初升,食甘味能滋养人体的阳气,有利于人体在春日旺盛的新陈代谢。在五行上,多食甘味食物,如大枣、栗子、花生等可以健脾益气。酸味食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不利于肝气的舒展,中医认为,春为肝气当令,若食酸过多,易使肝气偏亢,克伐脾土,影响脾的运化转输功能。春季万物生长,推荐大家要多吃绿色蔬菜和野菜,如香菜、春笋、菠菜、香椿、芹菜、油菜、蒲公英、荠菜等,有利于体内积热的散发。忌吃油腻、生冷、粘硬食物,以免伤及肝脾。

五、春季养肝,调畅情志

依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与“春”相应,象征万物勃发。因此,春天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在人体中,肝属木,性喜条达通畅,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具有调畅情志的功能。春季阳气初升,宜顺应春季升发之气,令精神也舒展放松,不要总是“紧绷绷”。所以,春季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好情绪,遇到不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进行宣泄,可防肝气郁结。《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书义理、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蘸、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学学古人的“十乐”,对春天养肝大有裨益。

温馨提示

感谢您阅读本篇内容,如有其它相关问题,可以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有时间我会为大家进行解答哦。

注重养生的看过来!春天这样调养,养皮肤、养肝还养阳
注重养生的看过来!春天这样调养,养皮肤、养肝还养阳

嗨,你还在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