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爬再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有啥不一樣?這3點差距明顯

老人常說“三翻六坐七滾八爬”,由此可見,孩子從走到爬都是有規律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會遵循這樣的發育規律,有些父母會發現,家裡小寶貝可能還不會爬就直接開始學走路了。

“先爬再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有啥不一樣?這3點差距明顯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裡老一輩人會覺得這是寶寶智商高,發育好的表現。那麼這種想法到底對不對呢?“先爬再走”和“不爬就走”的兩種孩子,到底有啥不一樣呢?

寶寶不會爬就會走了,真的代表智商高嗎?

王莉和丈夫平時工作比較忙,兒子由孩子奶奶照顧。寶寶八個大月時王莉發現孩子不會爬,即使是自己用玩具在前面引導孩子,這個懶寶也一點不上當,王莉覺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育規律,也就沒放在心上,而孩子十個月時仍是不會爬,王莉終於著急了。

“先爬再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有啥不一樣?這3點差距明顯

婆婆安慰王莉說孩子爸學爬也晚,觀察一段時間再說。結果王莉驚訝的發現11個月大的寶寶居然自己就會站起來走了!看到這種情況,王莉覺得特別驕傲,認為自己的兒子智商高,日後一定成才。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兒子已經2歲了,王莉卻發現兒子肢體的協調能力遠不如其他孩子,走路是稍不注意就會同手同腳。

“先爬再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有啥不一樣?這3點差距明顯

“先爬再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

孩子的發育過程都是有規律的,大部分的小寶寶都是先通過爬行來鍛鍊身體的肌肉,增長力量,並且在爬行的階段還會逐漸鍛鍊身體的協調能力。

“先爬再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有啥不一樣?這3點差距明顯

而不爬就走的孩子,最開始是通過手部的支撐達到站立的目的,往往腿部力量不足,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們缺少了肢體協調能力的鍛鍊,所以才會出現案例中肢體不協調的情況。

“先爬再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有啥不一樣?這3點差距明顯

這兩種孩子有啥不一樣呢?這3點差距很明顯

1. 肢體協調能力差距明顯

爬行在家長看來只是個簡單的動作,但寶寶想要熟練掌握也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孩子在爬行的過程中,需要協調身體的各個部位,

要調動起手部、腿部、胸腹部和背部的力量,這樣才能實現穩健的爬行。

“先爬再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有啥不一樣?這3點差距明顯

“不爬就走”的孩子缺少了肢體協調能力的鍛鍊,在日後很容易出現同手同腳或者是肢體不太協調的情況。

2. 感官能力發育有不同

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

腳部會接觸到不同材質的地面,這極大促進了孩子觸覺感官的發育,而且長期爬行也會提升孩子的平衡感,這都能讓孩子的感官能力有所提升,所以當孩子處在“爬行慾望期”時,家長們也要幫他們提供良好的環境。

“先爬再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有啥不一樣?這3點差距明顯

如果寶寶在小月齡時缺乏這方面的鍛鍊,爸爸媽媽們也不用過多擔憂,這些能力通過後天的培養也可以及時糾正的。

3. 身體素質不同

孩子在爬行的過程中會極大鍛鍊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寶寶每天在家裡爬來爬去的,其實也在間接鍛鍊孩子的身體素質。

“先爬再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有啥不一樣?這3點差距明顯

不爬就走的孩子在早起時只能站起來,雖然能簡單走兩步鍛鍊的也是腿部肌肉,所以身體素質相對來說沒有“先爬再走”的孩子身體素質好。

【貼心寄語】

無論是“先爬後走”還是“不爬就走”,都需要家長格外注。

如果寶寶先學會爬行,那麼父母們就要為孩子提供場地和機會;如果寶寶先學會走路,那麼家長就要有意識的鍛鍊孩子的肢體協調能力。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是“先爬再走”還是“不爬就走”呢?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