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找到那些真正的人脈——身邊人不代表自己人

你覺得那些在你身邊的同事是你的人脈嗎?

不能說都不是,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和你有競爭關係、心胸狹隘的人,多數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幫助。

我們長期接觸的同事,可能是我們接觸時間最長的一部分人,他們很多人為什麼不是自己的人脈呢。《大潛能》這本書裡提到了三類人脈,看完才知道,因為那些不支持我們,不會給我們帶來橋樑作用,也起不到擴音器的人,就不是你的真正人脈。

找到那些真正的人脈,不要浪費時間在那些不會給你帶來幫助的人身上。看以下三類人脈。

第一類,叫作支柱。也就是那些堅定不移的支持你的人。包括你的家人,好朋友,親同學,支持你的工作搭檔等。

不管發生什麼事,他們都會站在你這邊。你可能會想,這不就是拉幫結夥,搞小團體嗎?事情當然沒這麼簡單。這些人其實更像一個默默支撐你的系統。就像在生活中,家庭的作用一樣。

以前曾經有學者搞過一項研究,說人到底為什麼要結婚?過程咱們就不細說了。總之,最後的結論是,婚姻除了能提高你抵禦風險的能力,能讓你生兒育女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它能讓你找到自己的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翻譯過來,意思是超越自我的,更遠大的目標。也有人把它理解成,更好地自己,或者更值得被愛的自己。

同樣,在職場上,假如有一群一直支持你,站在你這邊的人,因為他們的期待,你也很可能在潛移默化中,變得更值得被期待。這就是支柱的作用。

第二層人脈叫作橋樑。也就是,能像一座橋樑一樣,把你的眼界拓寬到另一個領域,把你的人脈延伸到另一個圈子裡的人。

他們未必是你的好朋友,很可能都是一些弱聯繫。但是,千萬別小看這些弱聯繫。曾經有一份統計數據,說一個公司裡,80%的重要崗位,都不是對外公開招聘,而是通過別人介紹的。在龐大的弱聯繫網絡裡,我找你,你找他,實現關於職位信息和匹配人選的配對。

除了延伸你的社交邊界,橋樑型人脈還能給你帶來認知上的啟發。因為他們往往來自不同的專業。我們經常說,天才需要靈感。但是,靈感到底從哪來呢?其實,仔細揣摩這個詞,你會發現,靈感這兩個字,本來就隱含一層意思。那就是,你是信息的接受者。外來信息在你的大腦裡,經過加工,變成了靈感。換句話說,要想獲得靈感,首先得有大量的輸入。怎麼輸入?很明顯,你要不斷走出自己的認知邊界,去接觸形形色色的人。這就是橋樑型人脈的作用。

第三層人脈叫擴音器。也就是,你身邊那些讓你欽佩的高手、大師、前輩。總之,一定是你認可、欽佩的人。

這些人的作用,就是用他們的經歷,在你的大腦裡植入一個殺毒軟件。一旦有一個消極的壞念頭進入你的大腦,你馬上就想到這些欽佩的人,想想他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然後利用這些積極的想法,把壞念頭趕出去。這是擴音器型人脈的作用。

3分鐘找到那些真正的人脈——身邊人不代表自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