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樂說古詩

中國古代的造字方法非常神奇。比如“秋”字,本是兩個單字“禾”與“火”的美好組合,可是心上之秋便成了“愁”。因為這“秋”與“愁”的聯繫,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裡的秋天大多帶有悲傷哀怨的烙印。

實際上,秋天的景色是多姿多彩的,秋日的氛圍也各有不同。

秋天有陰雨綿綿,也有晴空萬里;有清冷蕭索,也有絢麗溫暖;有西風瑟瑟,也有鮮花朵朵;有樹葉飄落,更有果實豐碩。

在唐代詩人劉禹錫筆下,秋日色彩是鮮明的,晴朗的秋天裡不只是天高雲淡,更令人豪情萬丈,萌發出蓬勃向上的雄心壯志。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詞

詩歌大意

從古至今,每到秋天詩人都會悲嘆蕭條孤寂,我卻要說秋日勝過明媚的春天。

在萬里晴空中,有一隻白鶴張開雙翅直衝雲霄,激發起我的一片詩情也隨著它飛向碧藍的天空。

悲寂寥:悲嘆空寂蕭條。

春朝:春天的早晨,這裡指春天。

排雲:推開白雲。排:推開,有衝破的意思。

詩情:作詩的激情與興致。

碧霄:青天。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著名詩人。其家族世代儒學相傳,自稱為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劉禹錫的詩風豪爽雄健,被後世人尊稱為“詩豪”。

詩中佳句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佳句

詩中點睛

晴空一鶴排雲上。

秋日晴空中,有隻孤鶴振翅高飛,排雲而上,直衝青天。

一個“排”字,體現出白鶴排除阻力,衝破雲層,勇敢向上的高傲無畏的精神。

一個“排”字,體現了詩人雖身處困頓落寞,卻保有凌雲壯志,積極向上,豪邁樂觀的堅強意志。

一個“排”字,將白鶴向著藍天飛翔的瞬間定格為永久,表達了詩人志向的高遠,渲染出秋日明朗歡快的色彩,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晴空一鶴

樂觀

唐代詩人劉禹錫才華出眾,少年得志,很早就中進士,34歲時卻遭遇仕途坎坷,被降職為朗州司馬。可貴的是,詩人受到嚴重打擊後並沒有意志消沉,他身處逆境不低頭,不隨俗流,仍然鬥志昂揚,豪情萬丈,保持著頑強樂觀的情懷。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金秋

樂說

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是怎樣的詩情?是詩人在一個晴朗的秋日裡看到白鶴沖天時迸發出的創作靈感,更顯示出詩人不屈不撓、豪氣沖天的非凡氣勢。

古人道:詩言志。

所謂詩豪,實至名歸。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景

在詩人筆下,秋天是充滿生機與活力,充滿希望與激情的季節,劉禹錫的《秋詞》是一首非同凡響的秋日讚歌。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