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3次东巡沿海,迁30000户琅琊,派徐福3000人寻仙山仙药仙人

始皇赢政,东巡祠神徐福上谏祈福佑江山

  胶东半岛沿海地区日主、月主、阴主、阳主、四时主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毗邻大海的神秘,历史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关。这样的文化背景派生出了仙山、仙人、仙药的传说,先秦时期的许多王公贵族,包括后来的秦始皇、汉武帝多次胶东半岛来祠神求药,一是出于对东方文化,特别是对日、月、阴、阳和四时五位神主的崇拜和敬畏,再是为了达到自己长生不老的私欲需要,正是这二者的统一,使先秦时期丰富和发展起来胶东半岛的神仙文化,其影响力在秦汉时期达到了她的极盛时期,为中国道教的产生做好了思想上和队伍上的准备。

秦始皇3次东巡沿海,迁30000户琅琊,派徐福3000人寻仙山仙药仙人


  胶东半岛神仙传说的巨大影响,使得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也踏上了东方祠神寻仙之路。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说的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19年,东巡祠八神,祈求福佑。但从《史记》的记载看,对天主的祭祀,“其祀绝,莫知起时”。秦始皇及后来的汉武帝到原齐国地祭祀八神,多是直奔胶东半岛沿海地区,祭祀的是胶东半岛沿海地区的五位神主。秦始皇的这次巡游,“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向秦始皇谈及海上有仙山、仙人的方士“不可胜数”,由此可见,胶东半岛神话传说影响之大,方士数量之多。秦始皇东巡胶东半岛,“并勃(渤)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秦始皇这次东巡,途经黄县(月主所在地),攀成山(日主所在地),登之罘山(阳主所在地),再登琅邪山(四时主所在地),都是神主之地。秦始皇还在琅邪停留了三个月,迁来百姓三万户到琅邪台下居住,免除了他们十二年的赋税徭役,可以看出,秦始皇对东方神主和胶东半岛文化的崇拜和敬畏。

秦始皇3次东巡沿海,迁30000户琅琊,派徐福3000人寻仙山仙药仙人


  公元前219年的这次东巡,徐福等人上书秦始皇,“言海中有三神仙,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童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二次东巡,“登之罘,刻石”,表白自己“广施文惠,明以义利”,“群臣嘉德,祗诵圣烈”的功德。秦始皇这次东巡,《史记》里虽然没记行礼祠神之事,但秦始皇费时费力来到胶东半岛,“登之罘,刻石”,祠神求仙也必定是其东巡的主要目的。秦始皇经过烟台的芝罘以后,继续沿海东进,忽然看见海中有一座小岛,岛上水草丰美,骏马呈祥,秦始皇因此把这里御封为“皇宫养马岛”,并下令各地选马派员,进岛养马训马,专供御用,养马岛由此而得名。

秦始皇3次东巡沿海,迁30000户琅琊,派徐福3000人寻仙山仙药仙人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来到胶东半岛,还是为了寻仙求药,祈求神灵的福佑。《史记.始皇本纪》记:“方士徐市(福)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徐福再次游说秦始皇说:“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望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驽射之”。秦始皇“乃令入海者贲捕巨鱼具,而自以连驽侯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同是《史记》里,但说法不一样,《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却是这样记的:徐福说:“臣见海中大神,曰:‘愿请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我们今天无法论证徐福到底说得什么,但不论说得哪一条,都展现了胶东半岛神仙传说那特有的魅力。《史记·封禅书》里记,秦始皇“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至沙丘崩”,说秦始皇希望能得到海中三神山中的长生不老药,没能如愿,回来的路上在沙丘宫病死。

转胶东在线刘文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