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叛明,為什麼只有吳三桂卻落得千古罵名?後世:自作孽不可活

明朝末年,大太監魏忠賢擅權,政治腐敗,社會黑暗。再加上天災,農民走投無路,揭竿而起。崇禎皇帝即位,大力剪除閹黨,勤於政事,力圖改變當時的社會局面。奈何,社會矛盾積弊已久,已經到了改朝換代的地步。

明末起義軍首領李自成率先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緊接著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建立,而李自成入主北京後,便開始了更黑暗的統治,大順政權不得民心。

同是叛明,為什麼只有吳三桂卻落得千古罵名?後世:自作孽不可活

李自成

明朝在抵禦農民起義的同時,還在對抗著關外的滿族政權——清。在明朝未滅時,因崇禎帝對臣下多疑猜忌,導致眾叛親離,其中有不少官員投降了關外政權清朝。比較出名的有洪承疇、孔有德、李永芳、吳三桂等。

為什麼很多名將選擇叛明降清呢?因為清朝統治者一心想要入主中原,故而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所以吸引了不少名將投降清朝。而且大多數都在清朝平定天下後,得到了高官厚祿,得以善終。

同是叛明,為什麼只有吳三桂卻落得千古罵名?後世:自作孽不可活

多爾袞

而吳三桂就比較例外了,他在清初同樣位極人臣,封王拜相,成為了一方諸侯,不過後來的結局就比較慘了。這是為什麼呢?

吳三桂在最初時,效忠明朝,最開始只是一個總兵,後因手握重兵,被崇禎封為平西伯,但是他不思報君恩,為國效力,反而在明朝未亡時就已給自己投降清朝留下後路。在李自成圍攻北京時,崇禎帝下令吳三桂援救京師,可是吳三桂故意拖慢進程,導致在行進路上,北京城破,崇禎帝殉國。

吳三桂收到消息後,就在李自成和清朝兩個勢力之間周旋,來看看自己該投降哪一方。李自成也曾經給吳三桂發過招降書,吳三桂也一度想要投靠李自成。結果,李自成進了北京後,燒殺搶掠,連吳三桂的家眷,愛妾陳圓圓都搶走了。這下吳三桂不樂意了,拒絕了李自成的招降,打著為故主復仇的名義和李自成對立。

同是叛明,為什麼只有吳三桂卻落得千古罵名?後世:自作孽不可活

吳三桂

李自成得知後,發六萬大軍進攻山海關,剿滅吳三桂。在此之際,清軍的實際統治者多爾袞趁著中原大亂,便進軍中原一爭天下,屯兵于山海關外,坐山觀虎鬥。李自成六萬大軍兵臨山海關下,吳三桂向清軍求救,多爾袞不為所動。趁吳三桂騎虎難下之際,多爾袞要求吳三桂徹底歸降清朝。後在李自成和吳三桂談判時,多爾袞率大軍突然攻擊吳三桂,吳三桂被迫歸降清朝,打開關門,引清軍入關,聯合清軍擊敗李自成的農民軍。

清軍入關後。八旗將士的戰鬥力遠不是李自成農民軍可比。很快,清軍攻入北京,多爾袞接幼主順治帝遷都到北京,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對中國開始長達260餘年的統治。

清軍入主中原後,清朝成為了最大的勢力,多爾袞以高官厚祿收買前明官員,前明官員紛紛歸降清朝。吳三桂審時度勢,也認識到大勢不可逆,於是臣服清朝。為表示忠心,吳三桂反覆表示:忠於新朝。對李自成的農民軍殘部進行鎮壓,動輒就是屠城,對於明皇室後裔也是斬盡殺絕。

同是叛明,為什麼只有吳三桂卻落得千古罵名?後世:自作孽不可活

吳三桂軍

吳三桂的忠心表現,使得清朝統治者對他十分倚重,後吳三桂滅掉了南明小朝廷,殺了永曆帝朱由榔。此舉大寒天下士子之心。而吳三桂用朱由榔的命換來了親王爵位,高官厚祿,位極人臣。

大清統一天下後,吳三桂因功高被封平西王,鎮守雲南。後康熙帝即位加封親王,兼管貴州。此時,吳三桂的權勢達到了巔峰,對於朝廷已經構成了威脅。我們都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天下安定了,對於吳三桂手中掌握的軍馬,朝廷就坐不住了。於是,清政府著手裁撤吳三桂的權力。

後以平西王為首,又有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形成三藩之勢,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康熙帝除掉鰲拜後,立即著手裁撤三藩。當時清廷流行一句話"三藩之用半天下",撤藩勢在必行,於是康熙派專使前往雲南管理撤藩事務,吳三桂殺了雲南巡撫,起兵反清,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光復大明,一時間,吳三桂各地黨羽紛紛反叛。

同是叛明,為什麼只有吳三桂卻落得千古罵名?後世:自作孽不可活

吳三桂

當時天下初定,百姓又遭戰亂之亂,這一切都歸咎於吳三桂。他兩度叛主,先是叛明降清,後是叛清自立,反覆無常。加上他誅殺了南明永曆帝朱由榔,早已經是人心皆失。康熙帝親政後注重與民休息,而吳三桂挑起戰亂,百姓自然不樂意。

所以,在最開始吳三桂依靠迅速,佔據了半壁江山,但是馬上清軍就反攻了回來。原因不僅在於吳三桂不得民心,還有他的勢力雖大,但不足以對抗朝廷,吳三桂是以一隅戰全國,兵馬糧草都是有限的。而康熙帝坐擁天下,能人武將,兵馬糧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叛軍內部各有各的想法,根本不能統一,依靠吳三桂的力量只有等待失敗。

康熙面對除了吳三桂的反叛勢力都採取安撫政策,恩威並施,並保證如果迴歸朝廷,可以既往不咎。而對吳三桂部只有剿滅。逐漸,吳三桂成了孤立無援之勢。

同是叛明,為什麼只有吳三桂卻落得千古罵名?後世:自作孽不可活

康熙

吳三桂自知大勢已去,在衡州倉惶即位稱帝,稱帝不久就感染重病,五個月後就亡了。吳三桂死後,其孫吳世蟠即位,很快被清軍所滅,歷時八年的叛亂結束。

吳三桂一生兩度背主,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本是不錯,可惜吳三桂在背叛明朝後再叛清朝,被世人所不齒。做了三十年的平西王后,又扯起"光復大明"的旗號,實則是反叛自立。降清將領不少都是善終,且殊榮很高。唯獨吳三桂看不透形勢,倘若接受撤藩,做個閒散親王,榮華富貴,豈不美哉?硬著頭皮起兵造反,結果卻背上了千古罵名。自作孽不可活啊,要麼做明朝的忠臣,要麼就做清朝的忠臣,最後成為了兩朝的叛逆,可謂自作孽不可活。

本文僅繫個人觀點,請您在評論區文明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