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山下定心猿


五行山下定心猿

聽聞漁洋山人原有一藏石,後散失。再現身時世人已識不得其妙,不知哪位高人道出此石有助產之奇效,一傳十,十傳百,各地待產婦人聞聲而至,倒也奇,產婦只須手扶其石吆喝幾聲,自會一一順產且靈驗無比,日久天長此石撫摸之處光滑異常。除此,還有一石,原名“定心石”,為如來翻掌變化之山子,一條六字符咒貼于山頂下一塊四方石上,因五行皆困,六門皆關,悟空被壓山下欲逃無路。世道輪迴,此石廢於荒野,世人亦不得其妙,此石平底,似金似木似土,又似水火提煉百回不止,山子雖小倒也奇沉,被納鞋墊子的村婦瞧了去,移來挪去壓了鞋墊。暫且不提漁洋山人天上有知吐血、如來聞之眉皺、悟空困於其中連帶受罪,先表“定心石”。“定心”二字源出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讀書人苦讀寒窗迷茫感懷之時,血性男兒觸景生情浮躁不安之際,只須手扶吾“定心石”,任你心猿不定,意馬四馳,片刻間便將爾心神固住且發回原處。漢魏伯陽注:“心猿不定,意馬四馳。”心猿,佛教語。喻攀緣外境、浮躁不安之心猶如猿猴。語本: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七回:“眾各酩酊。只見個巡視靈官來報道:“那大聖伸出頭來了。”佛祖道:“不妨,不妨。”袖中只怞出一張帖子,上有六個金字:“唵、嘛、呢、叭、咪、吽”。遞與阿儺,叫貼在那山頂上。這尊者即領帖子,拿出天門,到那五行山頂上,緊緊的貼在一塊四方石上”。此段這一“四方石”十分緊要,古人取一頑石,平其底,鑿其勢,開山子之形,必有其心得要體現此中。觀“定心石”其勢,山巒綿延起伏,高低重疊,橫峰側嶺頗有小中見大之感。一路攀登而上至山巔之處突戛然而止,一瀉而下,險峻至極。斷崖下方有一開闊緩衝之處,“四方石”正嵌在此處,如平地一般,顯得格外醒目。

五行山下定心猿

前人是高深的,莫測的,前人又是含蓄的,內斂的。今人似乎永遠也猜不透前人曾想過什麼,又做過什麼,難以望其項背啊。

五行山下定心猿


五行山下定心猿

上為齊天大聖,

下乃鬥戰勝佛。

中間四方石上貼有如來“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符咒。

或佛或魔,一念之間啊。

五行山下定心猿

最驚奇的還不在這兒,如來佛祖翻掌變化之山子實為隕石所開,60倍放大鏡下可見風化表面脫落的區域暴露出下面的隕石源金屬。也是,能困囚大聖的又豈是凡間普通頑石啊,用天外飛石開鑿山子之形,內中巧藏禪宗玄機,妙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