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VS項羽(3):眼光

當項羽在鉅鹿與王離的“長城軍團”死磕時,諸侯們為了保存實力都當起了吃瓜群眾,作壁上觀。意思很明顯,項羽勝了就一哄而上,項羽敗了就一鬨而散。

他們不知道,項羽和他率領的江東子弟已經把自己當成了死人,他們破釜沉舟,他們置之死地,他們與命運玩起了賭博。他們只有一個想法,要麼載譽而歸,要麼將自己的七尺之軀淹沒在秦軍的疾風驟雨中。

秦軍之善戰天下人都知道,虎狼之師,鯨吞天下,章邯留給諸侯們的心理陰影至今還隱隱作祟(楚軍領袖項梁被章邯斬殺於定陶)。如今秦將王離是秦始皇一統六國的急先鋒王翦的孫子,而他率領的秦軍正是當年蒙恬卻匈奴七百餘里的帝國勁旅。

戰爭之殘忍,之血腥,之驚天動地,讓作壁上觀的諸侯們表情複雜。楚軍不再是從江南水鄉走出來的一支部隊,而是從高原之上俯衝下來的一群餓狼。那鬼哭狼嚎,那血流成河,那到處散落的殘肢斷臂,那堆積如山的屍體。諸侯們呼吸緊促,諸侯們面部抽搐,諸侯們全身冷汗直流。項羽之勇武從此刻在了他們的腦海裡,只要想起戰場上那一張被鮮血澆鑄的臉龐,他們就會不自然的渾身哆嗦。

楚軍戰勝秦軍,秦將王離被俘。

劉邦VS項羽(3):眼光

▲王翦 【劇照】

項羽召見眾諸侯,諸侯們跪在地上匍匐前進,頭都不敢抬(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沒辦法,從未見過如此猛人呀!

項羽大封諸侯,項羽自封西楚霸王,項羽穿著華麗的衣裳回到了江東,建都彭城。

項羽自以為天下大定,從此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喝茶泡吧KTV。豈不知,他前腳剛走,後方已經燃起了滾滾狼煙。項羽無奈又騎上了戰馬開始了東征西討的日子,一匹馬,一輩子,直至在垓下滑鐵盧,自刎身亡。

那麼力能扛鼎百戰百勝的項羽為什麼會突然興起又迅速滅亡?流氓混混出身的劉邦為什麼笑到了最後?

子玉覺得,思路決定出路,眼光決定成敗。下邊就來分析一下項羽和劉邦兩人思路眼光之高低,之不同。

首先談在建都問題上兩人的不同做法。

項羽將對秦國對秦始皇的仇恨表現在咸陽城三個月不滅的大火,表現在秦始皇陵墓的一片狼藉(

掘始皇帝冢)。

劉邦VS項羽(3):眼光

▲秦始皇 【劇照】

而後帶著擄掠而來的金銀財寶,帶著他的江東子弟兵回了江東,將都城建在了彭城。

他對建都一事沒有什麼宏觀長遠的看法,他只知道,將都城設在家鄉更能襯托他西楚霸王的神武。

劉邦呢,開始是想將都城設在洛陽。後來一個叫劉敬的人給劉邦上了一堂地理課,詳細備述建都洛陽的劣勢以及建都關中的優勢。

張良也趁機勸說劉邦,建都關中不僅能夠吃的飽穿得暖,而且咱打別人容易,別人打咱難比登天(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劉邦當天就出發去了關中,洛陽雖然離沛縣近,但他心裡想的只有江山永固,感情永遠不能當飯吃(劉邦手下的文臣武將也傾向建都洛陽,洛陽離家近)。

很顯然,劉邦建都是從政治的角度,從國家利益方面考慮,他耐心聽取臣下的建議,並最終採納。

劉邦VS項羽(3):眼光

▲張良 【劇照】

項羽呢,對於建都這樣的大事,只從自己的個人感情出發,別人建議他建都關中,他不聽,人說了他兩句,他直接用鍋把人煮了。

從兩人在建都問題上的做法,我們完全可以看出兩人政治水平之高下,兩人眼光之長短。

再來談一下兩人在家結構設計上的不同。

項羽打下天下之後,依然採用周朝的那一套,廣封諸侯,又將華夏大地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方國,他自信,他西楚霸王的名號足以鎮住他們,他項氏永遠當大爺,諸侯們世世趴地上當孫子。

呵呵,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項羽的武力無人能敵,但在政治上,他還是個孩子。

他在彭城屁股還沒有坐熱,天下又成了一鍋粥。

田榮自己當了齊王,陳餘打敗了張耳,他們將項羽規劃的天下秩序攪得是一團漿糊。劉邦呢,也將項羽在關中分封的三個王統統擊敗,佔領三秦。

項羽不得不重新披上戰甲,更讓他想不到的是,以前那個對自己唯命是從的英布這時候也對自己是陽奉陰違,他去打齊國,要九江王英布一起,英布直接稱病,派了數千老弱病殘噁心項羽。

從此項羽的馬蹄再也沒有停下過,雖然他東征西討,雖然他戰無不勝,雖然他打得劉邦東奔西竄,但最終敗的人是他。

項羽,軍事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

劉邦VS項羽(3):眼光

▲項羽 【劇照】

劉邦在建國之後採用的是“分封制”與“郡縣制”並行。既分封諸侯,又以郡縣輔之。

劉邦內心裡還是非常不放心各諸侯國的,所以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利用各種手段將異姓諸侯王(除了長沙王)都給解決掉了。

而且劉邦分封的同姓諸侯王與朝廷的直管地也是犬牙相錯,以防他們對朝廷發難。

《史記.孝文本紀》載:“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

只是劉邦仍然有他的侷限性,他大封同姓諸侯,劉氏子弟,想著他們老劉家一定會團結一心,讓大漢王朝這艘鉅艦安全的航行。豈不知,在他身後,在他的孫子漢景帝劉啟手裡就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七國之亂”,劉姓宗族刀兵相向。

但歷史就是這樣,路怎麼走,有時候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流氓混混出身的劉邦對漢王朝的設計已經非常高明瞭,他實行“無為而治”,更是讓老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讓國家恢復了元氣。

項羽至死還在逞匹夫之勇,他不知道的是歷史只會選擇高瞻遠矚者,選擇隨潮流而動的人。

歷史選擇了漢高祖劉邦,選擇了由漢王朝來主宰華夏大地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