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銀行的不是馬雲

馬雲曾今說過而且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話就是:銀行不改變,我就改變銀行。

確實,銀行被支付寶,被微信打敗了,但是,打敗銀行的卻不是微信,不是支付寶。

改變銀行的不是馬雲


支付寶,微信等網絡金融,跨界競爭直接搶走了銀行百分之70的業務,而且還在不斷的增加中。銀行只能在支付寶,微信沒有滲透的業務中艱難存活,傳統銀行走到了一個必須轉型才能存活的地步,不得不轉型,銀行不得不改變一些傳統銀行的制度,還有一些業務規則等來獲客,想在未來的市場中依舊能有一席之地,而不被網絡金融淘汰。但是依舊幹不過支付寶,微信,為什麼呢?

銀行為了生存,確確實實轉型了,網絡支付的擴張,無人銀行的應用,場景化的打造,線下活動的燒錢大戰,搶佔資金結算,依舊被嫌棄,被支付寶,微信支付打敗,不值得一提。

首先,銀行的制度太死板了。銀行在怎麼轉型,在怎麼創新,但是對於銀行來說,寧願無功,但求無過。銀行在怎麼推出新的結算手段,手續還是很麻煩的,一大堆,讓人煩不剩煩,在今天時間就是金錢的快速發展社會里,你銀行辦個刷卡機,二維碼,都要個把月,還要一大堆手續,籤一大堆字才能辦下來。但是支付寶,微信就不同,一鍵開通,上傳照片,就可以郵寄二維碼給你,甚至直接開通,直接掃描手機裡面的二維碼就可以收款,直接就是秒過。

試問銀行可以嗎?所以,任由銀行你怎麼改革,怎麼轉型,依舊逃不過銀行嚴厲的內控風險防控,所以在結算市場,按照銀行的功能和內控制度,是永遠不可能鬥得過支付寶,微信的。

其次,銀行的結算需要手續費費率高。支付寶,微信結算的便捷,應用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只要有微信,就可以開通支付,而銀行,只能辦理有營業執照的,在這一塊上,就少了一大部分客戶。再次,銀行的結算都是有費率的,而支付寶,微信的收款,普通的收款是沒有費率的,只有商戶的有費率,但是即使有費率,依舊是比銀行的費率低一大截。

再次,銀行的結算支持需要下載手機銀行APP,或者其他的方式,而且結算的款項不能即使到賬。支付寶微信支付實時到賬,商家,客戶都放心,銀行的結算第二天甚至有些節假日還會延遲到賬。

最後,銀行APP的客群,比起支付寶,微信的用戶來說,太少了。現在人們的手機必裝軟件,可以沒有銀行的APP,但是微信支付寶是一定會有的。

改變銀行的不是馬雲


但是,這些只是支付寶,微信支付對於銀行來說的優勢,打敗銀行的依舊是銀行的制度和銀行的功能。

銀行作為國有控股的企業,肩負著國家穩定金融市場的作用,銀行不能只賺錢,還是履行自己的義務,銀行不管做什麼業務,都要層層審批,重複評估。如果哪裡不符合規定,要求,銀行的爸爸媽媽們就會來收拾銀行。銀行不得不小心小心在小心。而且銀行的內控支付,嚴厲到你外行是無法想象的。

舉個例子,媒體裡面報道過,有人說在銀行取到假錢,按照銀行的專業流程來操作是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的,但是客戶不相信呀,大家都不相信,所以才有了冠字號保存以及查詢。有個這個可索源的冠字號查詢,就可以解決這個糾紛。光這個冠字號保存,銀行的點鈔機就差不多換了一遍。這個就是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以及義務。

還有,有人舉報銀行給的錢舊。大家有沒有覺得。到銀行辦理業務,比以前慢多了,而且要的時間比以前長。是因為銀行的錢要過點鈔機器,還要清分。把舊錢清分了等等。

大家有沒有遇到過,在銀行排隊取錢的很多人都是大爹大媽。而且大本分時間和銀行都是這樣的。是因為他們不會使用現在的手機支付,而且他們只相信白紙黑字。銀行就承擔起了這份義務。

很多人在嫌棄銀行的時候,卻不願意提起,自己能使用第三方支付,都是建立在到銀行辦理銀行卡的基礎上面的。而且在銀行辦理銀行卡,都是被銀行嚴格的控制實名制等等把關,才辦理出來的。你都不知道,有多少犯罪分子想冒名辦理銀行卡,都被銀行堵截的戰績有多少。

改變銀行的不是馬雲

改變銀行的不是馬雲


怎麼說呢,銀行的特殊性,在支付結算中是打敗不了支付寶,微信支付的。但是銀行確實在被很多人嫌棄的時候,肩負起了很多的社會責任。而且這些責任都是銀行默默肩負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