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中的鴛湖旅社,是1921年“一大”代表下榻的地方

勤儉路建國路交叉處,原先有一座橋——菩薩橋。


嘉興菩薩橋|弄中的鴛湖旅社,是1921年“一大”代表下榻的地方

1

上世紀五十年代時,這是一座平橋。

那時,它連接著東面的芝橋街與西面的建國路。後來,張家弄和芝橋街拓寬開通,成了勤儉路,這座橋加寬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這條市河淤塞,橋有名無實,橋下沒有河水流過,只是兩旁的橋欄提醒人們,這是一座橋。

隨著人民路拆除,建國路拓寬,菩薩橋徹底消失了。但是,菩薩橋周圍歷來是嘉興的熱鬧所在,在宋代就很有名,因為這裡是當時嘉興城裡的鬧市口。

橋下河水,南段為縣西河,北段為北門市河,這裡是兩條河的交匯處。

嘉興菩薩橋|弄中的鴛湖旅社,是1921年“一大”代表下榻的地方

2

菩薩橋,1949年前一度稱為熙春橋,又因為橋的東北角即人民路與當時芝橋街交叉的拐角處,有一座觀音庵,所以又名觀音橋,在“文革”中,又叫建設橋。

早先,走過菩薩橋,就來到建國路上,對著橋頭的是張家弄。

張家弄很窄,弄口三家粽子店的招牌上都標明自己最真最老,現在的“五芳齋”和“真真老老”即是其中兩家。

弄中的鴛湖旅社,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下榻的地方。

張家弄拓寬成勤儉路的時候,這家旅社因在路的北面,沒有拆掉,一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為城市改造,才和周圍民居一起被拆掉。

嘉興菩薩橋|弄中的鴛湖旅社,是1921年“一大”代表下榻的地方

3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嘉興熱鬧地區僅在環城路以內,最鬧猛的就是菩薩橋這裡。

在勤儉路和建國路相交的四岔路口:

東南角是“杏花村”粉絲千張包小吃店,店裡還出售甜酒釀;

隔壁的橋頭,是家水果店;

西南角拐角是新聯百貨商店,這是嘉興的第二大百貨店(排名第一的是第一百貨商店),新華書店在它的西隔壁;

東北角的拐角處有家國營的糖食店,也有兩三個門面;

西北角則是大名鼎鼎的人民飲食店,樓下供應麵條和糕團,隔出的一間門面,夏天供應冷飲,不僅是冰磚雪糕,還可在店堂裡吃冰凍八寶湯、冰凍酸梅湯、冰淇淋……當時在這裡吃冷飲,在嘉興是最上檔次的!

嘉興菩薩橋|弄中的鴛湖旅社,是1921年“一大”代表下榻的地方

樓上供應飯菜,承包喜宴。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恢復高考,考中學子的姓名和他所讀的小學、中學的校名均寫在紅紙上,貼在店門旁邊的牆上。

一時間,這些中小學在全嘉興都出了名。因為這地段頂鬧猛,所以“文革”中,勤儉路兩旁人行道上釘上蘆蓆,供人們貼“大字報”。

1968年,嘉興的“革聯司”鬧靜坐,從勤儉路東頭的環城路到西頭的現在的禾興路,搭起了半人多高的棚棚。半個多月後,在另一派的衝擊下收場。

嘉興菩薩橋|弄中的鴛湖旅社,是1921年“一大”代表下榻的地方

4

菩薩橋東南的人民路上,向南走上二十米左右,有一座小橋,此橋名船場橋,也名禪杖橋。

船場,是船們集合的場所麼?禪杖,應和菩薩有關吧。

在1888年《嘉興縣誌》上的嘉興地圖上,已有船場橋的大名了。

橋下流水從東面薦橋河過來,經樊公橋又從船場橋下流到建國路和人民路夾峙的北門市河裡。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