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食”“磨鏡”,揭祕中國古代的女性同性戀

“對食”“磨鏡”,揭秘中國古代的女性同性戀

同性戀被世人所不齒,女性之間的同性戀,更是讓人諱之莫深,避而不談。

然而,在古代長達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女性地位低下,命運掌握在別人手裡。她們無法選擇婚姻,無法選擇生活,她們是被忽視的,又最可憐的群體。

帝王將相,侯門豪爵,不是佳麗三千,就是妻妾成群,然而得寵者有幾?更多的是“日遲獨坐天難暮”的孤獨和寂寞。

更何況平常百姓家的女性,“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丈夫的參軍、求學、經商,一走便是數年,十數年,甚至是杳無音信。留下女人們在生活裡煎熬著。“一生遂向空房宿”,這樣悲涼的生活。

女人更需要安慰,無論是心理的苦悶還是生理的。這也就難免同性戀。

“對食”“磨鏡”,揭秘中國古代的女性同性戀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記載的女同性戀者,就是“金屋藏嬌”的女主角阿嬌。這可是漢武帝的老婆啊,陳皇后啊。也許就是因為她地位太高,太引人矚目了,所以被史官記錄了。

《漢書·外戚傳上·孝武陳皇后》記載:“巫著男子衣冠幘帶,素與皇后寢居,相愛若夫婦。”

貴為皇后的陳阿嬌失寵之後,就迷戀上了女巫,讓她穿成男人的樣子,倆人像夫妻一樣地生活。

《金史·海陵紀》載:凡諸妃位皆以侍女服男子衣冠,號“假廝兒”。有勝哥者,阿里虎與之同臥起,如夫婦。

魚玄機的《贈鄰女》:“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這是多才多藝的風流女道士魚玄機寫給女情人的,魚玄機與小她三歲的女道士,同寢同食,也經常鬧矛盾。

“對食”“磨鏡”,揭秘中國古代的女性同性戀

除了深宅豪門裡的那些怨女幽女們,民間的女同性戀著,也似乎不少。只是這些事情相對隱秘和晦暗。

民間有“磨鏡”、“對食”、“從行”、“菜戶”等說法,都是指的女風同性戀。

“對食”主要指後宮中寂寞難耐的宮女們,兩個宮女一起生活,夫妻一樣。可以坐一起相對著吃飯。這是對女同性戀的隱晦的稱呼。

“菜戶”是指宮女和宦官搭夥成一對,像夫妻一樣地生活,唱隨往還,叫結為“菜戶”。

“磨鏡”,指兩個女性廝磨或撫摩對方身體得到一定的性滿足。由於雙方有同樣的身體結構,似乎在中間放置了一面鏡子而在廝磨,故稱“磨鏡。

“從行”則多發生在民間,指兩個獨自生活的女性,為了掩人耳目,認作姐妹或親戚,同居同行。

“對食”“磨鏡”,揭秘中國古代的女性同性戀

自唐朝以後,民間對道姑、尼姑是有看法的。“三姑六婆”就是這樣個貶義的稱呼。唐朝的公主或貴族女子,很流行削髮為尼出家為姑。在豪門裡,眾多的禮儀規矩的約束,遠遠不如身在寺院道觀中那麼自由。在這些地方是人性的解放,甚至可以為所欲為。佛門就不是什麼清淨之地了。也流傳下了不少的為人不齒的行為。

元代的陶宗儀就曾經上書,提議女尼、女冠等不能隨意進入女子的閨房,以防生亂。

人們通常認為尼姑、道姑進入一般人家的閨房,不是送春藥,就是拉皮條,或是搞同性戀。

明清時期,不光男性的“龍陽之好”盛行,女性的“對食磨鏡”也同樣盛行。廣東一帶流行的“姑婆屋”,就是蠶女互相結盟,滴血為約,永不外嫁;結拜為姐妹,親如夫婦,禍福與共,終生不渝。還有“自梳女”,也是終身不嫁,相互為盟的女性團體。

“對食”“磨鏡”,揭秘中國古代的女性同性戀

《清稗類鈔》記載了民國初年,上海的一個“磨鏡”組織。

《洪奶奶與婦女暱》:“滬妓有洪奶奶者,佚其名,居公共租界之恩慶裡,為上海八怪之一……所狎之男子絕少,而婦女與之暱,俗所謂磨鏡黨者是也。洪為之魁,兩女相愛,較男女之狎暱為甚……與洪暱者,初僅為北里中人,久之而巨室之妾女,亦紛紛入其黨,自是而即視男子為厭物矣。

很多人一直在疑問,女性同性戀是如何進行夫妻生活的呢?

這個太敏感了,也難以啟齒,這裡引用一段書中的記載,供好奇者去琢磨吧。

《秘戲圖考》:“魚唼式。令二女子一仰—俯,互摟抱以為交接之狀。牝戶相合,自磨擦,則其魚口自開,猶游魚唼萍之形……”。

阿呆在這裡要說的是,同樣我們不能去歧視或鄙視她們。活生生的人,具有七情六慾,需要情感和關愛的。她們無法擁有正常的夫妻之愛,只能採用“對食從行”這種方式來滿足自己。

女性的“對食從行”與男子的“斷袖分桃”有所不同的是:

男性的“斷袖分桃”多是厭倦了異性,而追求的“異食”之風,流行於豪門雅士之間。女性的“對食從行”,則恰恰相反,是根本沒有,或得不到,沒希望,而不得不採取的自我滿足的方式,更多的是在民間孤苦的女子或皇宮宮女這些可憐人群。

“對食”“磨鏡”,揭秘中國古代的女性同性戀

《紅樓夢》中就有關於“女同”的描寫。就是三個地位低下的唱戲的小女孩子:藕官、菂官、蕊官。藕官、菂官分別是小生、小旦,在戲裡經常扮演夫妻,一來二去在生活中也成了這樣。菂官死了,藕官又把後補的蕊官當戀人。

“故此二人就瘋了,雖不做戲,尋常飲食起坐,兩個人竟是你恩我愛。”

此中,用一個“瘋”字表達了人們對“女同”的看法。

也就可以理解,男人的“斷袖之癖”被看成是一種超越世俗的追求,甚至在魏晉時期被視為“雅事”。而女人的“對食從行”則是非常不齒的事情,是要遭到鄙視甚至是處死的。這也是女同現象,相對於男同來說,更加隱秘,更加隱晦。

其實,造成這現象的,是社會和制度,是由於不幸的遭遇造成的。其實是非常可憐的人群。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