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孩子課前預習好習慣,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我是一名80後母親,對於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心中最牽掛的事。

下午,女兒在寫作業,她跟我說:“有一道題不太明白,沒弄懂,也忘記提前預習。”我說:“你把那道題大聲地閱讀給我聽,並且說出題目的含義,”她重新審題,還是一臉茫然。我要她把今天的數學課程重新認真地回看一遍,如果還不懂再教她。她細心地聽完課程,已豁然開朗,並很快把題目做出來了。我要求她講解分析,才肯就此罷休。

怎樣提高孩子課前預習好習慣,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我認為,孩子不管學習哪一科,課前預習都很重要。課前預習並不是翻一下書隨意看看,預習時遇到疑惑,應該標記關鍵字、關鍵詞、關鍵句。讓孩子對新知識有一個提前的認識,甚至會產生一個模糊的框架,再通過老師的講解,會產生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更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課後也要做到複習知識體系並加以鞏固記憶,整理筆記,明確一節課的重難點,整理練習中做錯的題,以查缺補漏。還要注意在下節課上課前預習,更利於知識的掌握。

怎樣提高孩子課前預習好習慣,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怎樣提高孩子課前預習好習慣,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1、課前預習可以減少新課學習的障礙


課前預習可以使孩子對新知識處於有準備,老師上課有什麼內容,孩子可以標記一些難題,疑點。這樣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具有針對性地提成問題,既節省了老師的時間又提高了課堂效率。同時,上課的時候跟得上老師的思路,也讓孩子對新舊知識的一種認知和距離。如果難點沒吃透,應該選擇記下來回頭找老師或者學習好的同學去求教。

2、課前預習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學能力

孩子經常預習,會養成一種良好的自學習慣。自學中通過自身努力和分析能獨自地解決問題,很多新知識也需要孩子不斷地發現和探索。課前不預習,孩子對學習的內容有一種生疏感,緊張感。聽課時就會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就會遺漏一些內容。孩子課前預習,提前瞭解到教材內容,心理上也會輕鬆,有把握去學習,效果也會明顯地提高。


3、課前預習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

很多孩子數學成績基礎好,但是對數學的的題目的含義模糊,課前預習可以提高孩子閱讀文字的理解。堅持課前預習,能提高閱讀速度。還可以鍛鍊大腦思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歸納知識的能力加強。


4、課前預習激發孩子對學習產生的興趣

孩子通過課前預習學習和理解,掌握了學習知識,在課堂上積極樂觀地發言,得到老師的表揚,孩子會產生成就感,然而會對數學的興趣增強。也有的孩子接受能力慢,反應遲鈍,課前也不預習,一堂課下來,老師所講的內容需要時間來消化和吸收。如果前面知識沒有完全理解,後面所學的知識會更吃力,難度增大,逐漸就會對數學興趣減少。


5、課前預習能培養孩子獨立地判斷事物

孩子學習獨立自主性也不容忽視,讓孩子通過預習獨立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不是事事都要靠別人自己也行的。

怎樣提高孩子課前預習好習慣,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生活中,我們可以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情。比如,取快遞,買東西。昨天,我故意讓她拿10元錢去樓下小賣店買鹽和醬油,知道她下節數學程學習“小數點的初步認識”。她買好東西回來說:“鹽花了2元錢,醬油4.5元,一共花了6.5元,找零3.5元,可對啊!”哦!應該是的,你能不能寫出來,我邊看書邊說。女兒回房間用筆寫好後遞給我,我好奇地問:“你寫得是對的,你知道小數點嗎?”女兒很有把握地回答:“我知道一些,明天的數學課就是學習“小數點的初步認識”,我預習了兩遍,學到了一些新的知識,還把裝零錢的罐子打開數了五遍,裡面一共有53.6元硬幣。”她這麼說,我心裡也踏實了,便誇獎她做的特別棒,並再接再厲!

怎樣提高孩子課前預習好習慣,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尤其是剛入三年級的孩子,學習難度加大,孩子由依賴父母到自學能力增強的轉型時期。我們應該引導孩子積極主動學課前預習,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態度很重要,同時也是一種責任。如果不注意好習慣的培養,就會慢慢養成許多不良習慣,這些可能對今後的學習起到重大的影響。我們這時盯緊一些,把學習好習慣抓牢,以後就會覺得輕鬆了。

怎樣提高孩子課前預習好習慣,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小學階段的孩子學習缺乏主動性,孩子課前預習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它對學生掌握新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後,祝福孩子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歡迎留言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