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時光穿越,看看古人的生活,教你讀懂古代茶葉是如何保存的?


將時光穿越,看看古人的生活,教你讀懂古代茶葉是如何保存的?

《1》

五月淺夏,清茶一杯,清風自來。

知了聲聲,從樹蔭裡傳來。

日過正午,睏意纏人。

自古來,夏困就是難解的時症。

好在,茶是解困的良藥。

傳說裡,當年達摩老祖在坐禪瞌睡時,割破了眼皮。

將時光穿越,看看古人的生活,教你讀懂古代茶葉是如何保存的?

掉在地上,便長出了茶葉。

一杯清香的茶,像一盞心燈。

陪著僧眾度過無數青燈黃卷的長夜。

也挽救了文人、讀書人困頓的午後。

古往今來,為了喝到香氣、湯色、風味最好的茶。

將茶葉妥當的儲藏,防潮、防黴變、防氧化,歷來是存茶重點。

將時光穿越,看看古人的生活,教你讀懂古代茶葉是如何保存的?

《2》

此前的文章裡,但凡提到存茶相關話題。

最為推崇的茶葉保存方法,少不了“三層包裝法”。

特別是打算將白茶長期倉儲,從新茶一路存成老白茶時,這樣的存茶打包方法更是必選項。

白茶保存的三層包裝,實用效果強大。

能夠為茶葉提供安全的密封環境,妥當的進行良好陳化。

正式開始存茶打包之前,材料準備並不複雜。

只需要大小配套的瓦楞紙箱(標準5層紙皮厚度)、食品專用級的鋁箔袋、塑料袋(具有一定的厚度和韌勁,不易破)、束口繩/扎口繩、膠帶等。

相較其它華而不實的包裝,三層包裝的原料準備並不複雜,取材相對簡單。

正式開始打包時,分為下述步驟。

首先,將白茶的成品散茶/餅茶放進鋁箔袋內,排擠出袋內多餘空氣後,用束口繩將袋口封緊。

將時光穿越,看看古人的生活,教你讀懂古代茶葉是如何保存的?

其次,按照上述步驟,再套入一層塑料袋,加強密封效果。

再則,打包完成後的內袋,放進紙箱內,用膠布將紙箱的四周邊緣封箱。

最後,經過三層包裝的白茶,放在乾燥、陰涼、清潔、無異味的環境裡。

嚴格按照三層包裝的方法,打包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那麼在後期多加留心,假以時日就能存出相應的老銀針、老牡丹,收穫感滿滿。

從這些年的實際存茶經驗看,三層包裝法是白茶最好的儲存方法。

除此外,其餘的包裝方式,絕大部分並不適合儲存白茶。

不過在此之前,有茶友看完了村姑陳的三層包裝存茶方法分享後,提到了這樣的問題:

“以前沒有這三種包裝材料時,老茶是怎麼存的呢?”

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源遠流長。

而茶葉保存史,則與喝茶歷史相伴相隨。

將時光倒流,古代先民們的儲存過程,可比今日複雜繁瑣多了!

將時光穿越,看看古人的生活,教你讀懂古代茶葉是如何保存的?

《3》

乾燥的茶葉,吸附性強。

一旦存茶不當,茶葉極容易吸附外界的水汽與異味。

導致茶葉變味,影響口感,甚至是喪失飲用價值。

茶,究竟該如何保存?

古往今來,這都是個讓人頭疼的話題。

將時空穿梭,先來看看古人的存茶是怎麼做的吧。

先來看唐代的存茶做法。

茶聖陸羽誕生的朝代裡,茶葉保存發展已較為完善。

唐代流行喝的茶,主要是蒸青綠茶餅。

將時光穿越,看看古人的生活,教你讀懂古代茶葉是如何保存的?

蠟麵茶、建州大團、建州研膏茶、方山露芽等,還是福建當時有名的綠茶餅。

儘管從陸羽先生的著作《茶經》裡,沒有看到專門的存茶介紹。

但他在介紹茶器時,還是有提到茶葉的保存內容。

唐朝儲存茶葉的用具,主要包括三種:陶瓶、紙囊、絲絹。

陸羽特意著墨,介紹了紙囊的作用。

“紙囊,以剡藤紙白厚者夾縫之,以貯所炙茶,使不洩其香也。”

翻譯過來,用的是一種材質略厚的白色“藤紙”,夾縫後像口袋那樣用來保存經過炙烤過的茶葉。可以讓茶葉的香氣不失散。

不過,當時的貴族們,則喜歡用上好的絲絹來貯茶。

將時光穿越,看看古人的生活,教你讀懂古代茶葉是如何保存的?

絲絹的柔韌性好,可以縫成大小配套的茶囊,專門用於盛放蒸青綠茶餅。

由於絲絹內附夾層,所以密封效果更好。

而同時期的唐人韓琬,在《御史臺記》記錄:“貯於陶器,以防暑溼。”

這說明,唐朝的茶葉儲存,大多是用陶瓷瓶/器。

專門用於存茶的瓷瓶,別稱“茶罌”。

它的外形是瓶腹略寬,底部平整,容納性較好。

茶罌一般使用來保存散茶,或者是碾碎後的末茶。

從相關的出土文物展覽上,其實早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儲茶的茶罌。

直至今日,陶瓷茶葉罐/茶葉缸,依舊盛行。

可見,陶瓷材質的存茶器皿,背後的歷史可不淺!

將時光穿越,看看古人的生活,教你讀懂古代茶葉是如何保存的?

《4》

早幾日,熱播劇《清平樂》介紹了宋仁宗的故事。

從唐朝到宋代,茶葉的發展發生了明顯的轉變。

唐人喝茶,喜歡煮茶。

宋人飲茶,流行點茶。

而唐宋兩代的茶葉,形態大體未變,以團茶、餅茶為主。

甚至於,在丁謂督造鳳團,製出龍鳳團茶上貢。

以及宋仁宗時期,蔡襄創制了品質更高的小龍團茶。

“前丁後蔡”不僅帶火了北苑貢茶,並且讓龍鳳團茶更為高知名度的歷史名茶。

茶葉的形態,決定了存茶方式。

將時光穿越,看看古人的生活,教你讀懂古代茶葉是如何保存的?

相比唐代,精緻的宋人對茶葉的儲存要求更細緻、耐心。

福建仙遊人蔡襄,在《茶錄》裡記載:

“故收藏之家,以箬葉封裹入瓿中,兩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體溫。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籠盛之置高處,不近溼氣。”

儲存茶葉的人家,用乾燥的箬竹葉封裹茶餅,放入瓿中。

兩三日一次的頻率,微微用火將茶葉復烘。(去除水汽)。

此後,用茶籠收納茶餅,放置在乾燥、涼爽、通風的高處(門梁等),妥當保存。

茶籠,既是藏茶的器具,可以存放圓形或方形的茶餅。

同時,當茶餅(蒸青綠茶餅)受潮返青時,茶籠也可以用於焙炙,去除茶葉內部的溼氣。

至於宋理宗時期的趙希鵠,則更進一步的介紹了存茶的細節。

“藏茶之法,十斤一瓶,每年燒稻草灰入大桶,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築實。每用,撥灰開瓶,取茶些少,仍覆上灰,再無蒸灰。”

從他的介紹裡,我們可以看到,古人用到了乾燥劑存茶——草木灰。

將時光穿越,看看古人的生活,教你讀懂古代茶葉是如何保存的?

草木灰,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周圍環境的水汽。

不過,草木灰的吸潮,具有明顯的時效短板。

需要時時更換,才能起到相應的存茶效果。

由此可見,這樣的存茶方法,要繁瑣不少。

第一步,以十斤為單位的量,將茶葉放進陶瓶內。

第二步,每年燒大量的稻草灰,放入大桶內。

第三步,經過陶瓶包裝的茶葉,放進桶中,四周覆蓋草木灰。

每次取茶時,撥草木灰,開瓶取茶。

取茶少許,及時恢復原樣。

利用稻草灰防潮,這樣的做法很科學。

不過缺陷是,太過於繁瑣。

時至今日,茶葉的長期保存同樣不推薦用乾燥劑。

原因是生石灰、除溼劑等存茶防潮,發揮的效果太有限。

遠遠不如抽溼機、空調等現代化除溼設備。

將時光穿越,看看古人的生活,教你讀懂古代茶葉是如何保存的?

《5》

宋朝覆滅後,草原民族奪了江山。

等到朱重八重新統一版圖,創立明朝後。

窮苦人出身的朱元璋,看不慣前朝繁瑣複雜、耗費人力的飲茶方法

於是下令,罷造龍團,廢餅茶,興散茶。

讓喝茶、製茶更加簡約化。

自此後,茶葉的普及率更高,大眾飲茶的風氣漸漸興起。

從明代起,古法的團茶、餅茶逐漸消失在歷史舞臺。

而喝茶的方式方法,同樣發生了明顯的革新。

從煮茶、點茶、茶百戲,到簡單的衝與泡。

此外,伴隨著主流茶葉形態的改變,藏茶的方法相應的發生了變化。

明清兩代的茶葉保存,常見的是茶瓶、茶甕、以及茶葉罐。

隨著茶文化的發展,明朝的士大夫們對茶葉的保存,有了更科學的認識。

“喜溫燥而惡冷溼,喜清涼而惡蒸鬱,宜清獨而忌香臭”。

換簡單的話理解,存茶原則要乾燥、陰涼、避異味。

這幾點存茶原則,對於今日仍有借鑑意義。

將時光穿越,看看古人的生活,教你讀懂古代茶葉是如何保存的?

明朝的中後期,散茶沖泡開始盛行。

蓬鬆的散茶,適宜用茶葉罐保存。

例如,陶瓷罐、錫罐等。

許次紓《茶疏》寫:“收藏宜用瓷翁,大容一二十斤,四圍厚箬。

陶瓷材質的茶甕,容量大。

一次性可以容納一二十斤散茶。

在往瓷甕內放茶時,四周圍上厚厚的幹箬葉,進一步的阻止水汽入侵。

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記載的石灰存茶,與前代的存茶方法相似。

“小紙包,每包四兩,放石灰壇中,過十日則換石灰,上用紙蓋札住,否則氣出而色味又變矣。”

不過,相比於錫罐,陶瓷甕/罐的存茶缺陷也很明顯。(易碎、不輕便、罐口不好密封。)

程用賓《茶錄》記載:“盒,以錫為之,徑三寸,高四寸,以貯茶時用也。”

馮可賓《岕茶箋》:“近有以夾口錫器貯茶者,更燥更密。蓋磁壇,猶有微透風,不如錫者堅固也。”

兩個人在字裡行間,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

錫製茶罐的密封效果更出色,用於存茶的效果更好!

將時光穿越,看看古人的生活,教你讀懂古代茶葉是如何保存的?

《6》

科技,改變了生活。

若是時光能穿越,現代人穿越到古代後,難免會有諸多疑惑。

夏天沒空調怎麼解暑?

平時不能玩手機該怎麼解悶?

……

而從茶葉的保存上,茶葉該如何防潮?同樣是大問題。

儘管,在看過了古人的存茶方法後,不得不感慨。

現代化、標準化的存茶,材料更輕便實用。

與此同時, 空調、抽溼機、新風系統等等現代化工具。

能夠讓茶葉的倉儲,更有切實保障。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論南方北方。

待在標準存茶倉庫內的茶,都不用擔心溫度、溼度的負面干擾。

茶葉的儲存,從古到今,原則未變。

做好密封、常溫避光、避異味、忌潮溼等,更能留存茶葉的美好品質!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