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認為世間萬物,剛強的事物也可能是柔軟的存在

​老子是春秋時期,中國古代的哲學和思想集大成者之一,老子更是道家學派的開創者。

關於老子最初的印象依然停留在他的《道德經》內,期間老子的作品都以樸素的言語辨證了事物的各種現象,主張無為而治的學說觀點更是對於中國哲學文化發展有著深遠意義。

​老子認為世間萬物,剛強的事物也可能是柔軟的存在

做人不能忘本。

在關於老子和老師的故事裡有一個《太平御覽》的傳聞。老子曾經有位老師名為商容。有一天老子的老師商容得了重病,然後老子就前去探望自己的老師,老子說:“老師,您就沒有什麼遺言要留給我們的嗎?”商容就告訴老子說:“在路過故鄉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要學會下車。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老子說:“我知道您是告訴我做人不能忘本。”

這時我們可以看出老子的老師在教導老子應該懂得知恩圖報。而老子的回答也告訴了我們,身為祖國的兒女,我們應該在有所成就的時候,不忘故鄉是我們的根,祖國母親對於我們的付出,我們應該懂得為祖國的建設奉獻出自己的力量。而父母對於我們的養育之恩,我們也應該懂得感恩並加以回報。

​老子認為世間萬物,剛強的事物也可能是柔軟的存在

尊老、敬老是做人應有的品質。

商容又說到:“我們在路過大樹的時候,要學會趨行。我們既要小心,又要小步快走。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老子說:“這個道理我也明白,您的意思就是教導我們要尊敬老人。”

尊老愛幼是我們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對於孝道的繼承是我們代代相傳的一種根深蒂固的理念,就連贍養父母都收入了我們的法制條文中。由此可見無論是在倫理上還是在道德上,我們對於孝道自古有之。

​老子認為世間萬物,剛強的事物也可能是柔軟的存在

商容教導老子,領悟弱勢群體也有其剛強之處。

商容這時候張開了自己的嘴巴問老子說:“你幫忙看一看我的舌頭還在嗎?”老子回答到“在的,老師。”商容又接著問老子:“那你幫忙看一看我的牙齒還在嗎?”老子說:“不在了。”商容說:“明白我講的其中道理了嗎?”老子說:“是不是,越是堅硬的東西越容易壞掉。”商容笑了笑說:“世間所有的道理都在這裡了。”

這世間萬物最為柔軟的是水,但是最為剛強的也是水,所以老子認為弱者更適合生存。滴水穿石都能穿石,如果有自然的洪水災害也會影響人們的財產資源受損。所以這世間萬物有著生生相息的關係,最為剛強的存在也可能是最柔軟的存在。

​老子認為世間萬物,剛強的事物也可能是柔軟的存在

以柔克剛,並不是萬全之策。

劉邦在沒有建功立業前對韓信的忍讓,還讓韓信當上了真正的齊王,結果等劉邦功成名就後卻對韓信進行了一系列的權力壓制。事實證明,學習老子一味的忍讓和裝糊塗,遇上別有用途的人有可能在利用完我們的才能後,只會變本加厲地給予我們傷害。所以凡事有得必有失,我們應該在合理的情景下運用我們所學的觀點,而不是一味的有從眾心理。

​老子認為世間萬物,剛強的事物也可能是柔軟的存在

結語:

“以柔克剛”是老子給予我們的哲學領悟,老子認為凡事不能太過強硬,而是要能謙讓的儘量謙讓。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味的謙讓的話,卻也可能會讓人失去對事物的果敢和堅定。很多事情偽裝得了一時,卻偽裝不了一世。我們還是要自食其力,才能讓自己更為強大。但是老子的觀點也有他的好處就是在我們急躁的內心裡給我們以寬慰的態度待人。

原文盜版者必究其責。

在下:“紅塵夢語”,

感謝各位看官的賞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