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名人最愛的下酒菜

“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一場吃喝,有人無酒,沒趣;有酒無餚,寡味。喝酒的時候有了下酒菜,就增添了一份篤悠悠的閒情。如果問大家最愛的下酒菜是什麼?那恐怕“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宋人蘇舜欽拿《漢書》下酒,清人寶竹坡拿《離騷》下酒。不過話說回來,喝酒吃菜不過圖個舒心快樂,民國時那些老饕們的“下酒菜”下起酒來,才真的解饞。

張學良的“錯菜”

張學良家有位廚師叫王寶田,燒得一手好家常菜,此人有一道拿手好菜叫“錯菜”。每當深秋霜雪降臨時,王寶田都會把各種新鮮蔬菜切碎,用蝦油浸泡,入壇密封,醃製幾個大瓦壇的錯菜,再在第二年春天取出,給張學良解酒下飯。這道菜的特點是清脆香酥、嫩綠開胃,張學良稱其為遼菜中小菜的代表。

梁實秋的“青蛤”

近代著名吃貨梁實秋先生曾在《雅舍談吃》中提到了一種小菜——青蛤。

“北平山東餐館裡,有一道有名的菜‘熗青蛤’。所謂的青蛤,一寸來長,殼面作淡青色,平滑潔淨,肉微呈黃色,在蛤類中比較最具乾淨相。做法簡單,先在沸水中燙過,然後掰開貝殼,一個個的都仰列在盤裡,灑上薑末、胡椒粉,即可上桌,為上好的佐酒之物。”

魯迅的“豆製品”

魯迅先生愛吃,已經愛吃到我不知道用哪一種下酒菜來概括他的口味。同時他也好酒,總是呼朋喚友,每吃必喝。他和郁達夫喝酒的次數最多,郁達夫曾描述:“他對於菸酒等刺激品,一向是不十分講究的。他的量不大,但卻老愛喝一點。”

民國名人最愛的下酒菜

廣和居的炒腰花、辣魚粉皮、砂鍋豆腐,還有西長安街龍海軒的拿手菜軟炸肝尖都是魯迅喜愛的下酒菜。他在小說《在酒樓上》還提到了幾樣:(辣醬要多的)油豆腐、茴香豆、凍肉和青魚乾。

油豆腐,即滷煮油豆腐。周作人在《魯迅小說裡的人物·酒樓》中說,這種油豆腐長二寸,闊一寸,淡黃色,俗稱長油豆腐。先在白水中煮至八九分熟,加入鹹鹵,再煮至軟糯。酒店的滷汁是一般家庭難以複製的,因為酒店菜餚品種多、檔次高,蒸煮後的汁水質地就更為稠厚入味。嘴刁的魯迅也吃過泰升酒店的其他招牌菜,可還是對每塊才3枚銅元的油豆腐情有獨鍾,想來喝一口甘甜的紹酒,咬一口飽含鮮滷的油豆腐,是一種很愜意的體驗吧。

茴香豆是一種很親民的小食,像孔乙己之類有錢買酒、無錢買菜的人也能吃得有滋有味。其製法雖簡單,卻也有講究:必須是挑揀過的青色幹蠶豆。以前還得加點孟山都的糖精(不加糖)。另外,醬油要好,曾有兒歌唱道:“謙豫同興好醬油。”只有這兩個牌子的醬油味道才更鮮美。如今茴香豆的製作不如從前認真,而外地人點此物大多是為了應景,吃了一次難有第二次。但魯迅對此物,一來有感情,二來老友相見,自有不少話要聊,而茴香豆最能消磨時間,一口酒、幾粒豆,正好暢敘舊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