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萬喆:開放文化空間,新基建才有意義

盤古智庫 萬喆

【聚焦】萬喆:開放文化空間,新基建才有意義

本文大約3400字,讀完約9分鐘

【聚焦】萬喆:開放文化空間,新基建才有意義

【聚焦】萬喆:開放文化空間,新基建才有意義

【聚焦】萬喆:開放文化空間,新基建才有意義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因此,最近關於新基建的討論也不絕於耳。若總結而言,討論的重點或主要在於,新基建對於中國經濟、尤其是疫情時期的疲弱經濟拉動足夠嗎?

本文作者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文章來源於“澎湃新聞”。



【聚焦】萬喆:開放文化空間,新基建才有意義


全球疫情肆虐,經濟前景晦暗。各國紛紛拿出經濟紓困和刺激方案,以應對市場恐慌和經濟衰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因此,最近關於新基建的討論也不絕於耳。若總結而言,討論的重點或主要在於,新基建對於中國經濟、尤其是疫情時期的疲弱經濟拉動足夠嗎?


“舊基建”曾經作用很大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通常指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這個概念於2018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定義,並將“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

由此可見,所謂“新基建”並非一時之興,而是中長期戰略中的一環,旨在更快適應全球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變化下的社會經濟變革,同時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的新需求。


但是,在這全球防疫的特殊時刻,新基建作為重要政策和手段,是否能夠有力拉動經濟,即其實際效力究竟如何,確實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其實,“新基建”是相對於“老基建”而言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是個“基建大國”,也有人把中國說成“基建狂魔”。其中原因,一是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過去底子比較薄,基建狀況比較差,因此,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們非常重要的改善民生項目;二是基礎設施建設通常投資大,能夠帶動的行業、就業多,在過去經濟運行中,起到了相當大的“拉動作用”。


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開啟了“四萬億”,基建投資同比增速一段時間內都維持在20%左右,遠高於房地產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在民間投資持續疲軟的情況下,以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成為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主要的增長來源,投資佔比從2012年的21%持續上升到2016年的25%,2017年開始有所回落,當年也佔固定資產投資的22.2%。


但是,必須說,隨著國家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基建項目的不斷修葺、完善,“鐵公基”對經濟拉動的邊際效應越來越小,且其常因管理方式較為粗放、伴生相關尋租腐敗問題等而飽受詬病。在中央提出發展要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的此時,不再單純依靠“鐵公基”提振經濟成為社會共識。


這是“新基建”政策的重要背景。


基建的新舊之交


只是,大家都比較容易忽略的一點是,“老基建”對於經濟的拉動,僅僅只是在於龐大的投資嗎?其後續產生的市場流通性提升,或才是更為關鍵的。中國人有句老話“要想富,先修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拉動是一時的,由此帶來了交通便利,使人員流動、物資流通、資金融通、乃至知識文化技術交流等都變得更為便捷,從而帶動市場活躍、促進經濟發展,這才是基建的真正意義。


其實,即使到現在,中國的傳統的基礎設施也僅相當於美國和日本基建投資高速增長的初期。具體來看,2019年我國城市化率剛剛超過60%,相當於日本上世紀中期和美國上世紀初的水平。雖然我國的高鐵密度遠高於美國,但是,2018年年末,全國公路總里程484.65萬公里,公路密度50.48公里/百平方公里,僅為40年代美國水平的73%和日本水平的20%。


誠如美國,其在上世紀30年代曾依靠大量基建投資拉動經濟,但70年代後就逐漸投資下降,財政約束是重要原因。我國的基建投資在某種程度上也遇到了這種掣肘。


我們卻看到,近些年的商品和服務交易進入一個“新場景”。中國的數項新消費業務在世界排行榜上都赫赫有名,電子商務、電子支付、互聯網交通等在全球名列前茅。


其中,“新基建”已經嶄露頭角。


作為幅員遼闊卻地區發展差異甚大的中國市場來說,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仍然遠遠未能達到“足夠”,如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雖不斷“發力”,其觸角離許許多多“小鎮青年”還是太遠了。移動互聯網改變了這種狀況,彌補了傳統基礎建設的不足,將市場中千千萬萬億億的需求連入了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在此間,市場興盛、品牌興起、公司興奮,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支點。從這個意義上說,“新基建”早就介入,而且很有效,而且很高效。


“新基建”是否需要,得看市場缺口是什麼


那我們確實很需要“新基建”咯?


可以這麼說。


又不能完全就這麼說。


《2019年的互聯網趨勢報告》發現,全球互聯網用戶達到了38億人,滲透率超過了50%。電子商務在零售銷售中所佔比例現已達到15%,雖然其增長速度已經有所放緩,但當其季度增幅為12.4%,實體零售僅為2%。


《2019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行為圖鑑》則指出,全球已經有45.4億人接入了互聯網,佔據全球總人口的近60%。


新技術的力量是強大的,不順勢而為不斷趕超是不行的。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要想清楚另一個問題。修“舊基建”是為了人和物跑得更快,修“新基建”是“跑”什麼的呢?


從《2019年的互聯網趨勢報告》看,短視頻在“崛起”。從2017年4月,到2019年4月,中國短視頻App日均使用時長從不到1億小時,增長到了6億小時。


《2019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行為圖鑑》更清晰的顯示,得益於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進步,視頻和遊戲類應用在2019年成為用戶時間的“頭號殺手”。全球用戶平均每天花費16.52分鐘用於購物,日均花費超過90分鐘瀏覽視頻,社交類應用成為用戶黏性最強的產品,全球用戶日均打開29.4頻次,在社交軟件上日均花費85.6min。


這是需求的趨勢。


那“新基建”能夠供給什麼?


比如,比4G多1個G的5G,按照相關專業人士的說法,有更寬的帶寬、更少的延時等。而大家更關心的是,究竟有什麼用?究竟能怎麼用?


可以玩更炫的遊戲,可以看更逼真的電影,可以智能家居,可以辦公集成,可以萬物互聯等等。


可以看到的是,供給和需求的趨勢是一致的,但現實中的缺口仍然顯而易見,商品和服務在哪兒呢?


這才是討論“新基建”能不能“拉動”經濟的背後邏輯和現實要件。


支持“新基建”,重要的是支持其服務內容


當基本交通問題解決得差不多了,“新基建”會在知識、文化、技術的流通上予以更多的助力,這些“軟流通”,正是當今經濟轉型升級所需要的。


我們常常談論“消費升級”,消費升級是從必需品到非必需品、從物質到精神消費的一種升級過程。經濟升級則往往意味著,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有更多經濟貢獻。兩種升級都指向,文化服務是未來“升級”的重點。


而“新基建”中,無論是5G、人工智能、互聯網等,作為信息高速公路,都只是載體,是放大器。要想對經濟起到大作用,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文化內容作為商品服務。也可以說,如果缺乏相應的文化產品、內容創新等,新基建就像是沒有交通行走的高速路,難言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和對人民消費的升級改善。


簡單地舉例來說。


人們對線上教育的要求越來越多。現有的法規是不是鼓勵線上教育及課外教育的豐富和發展呢?


遊戲和娛樂會是新基建的重要商品內容,我們對這些產業的支持和促進政策怎麼樣?


疫情導致的全球生產鏈斷裂、流動性消失之時,線上文化類產品必然是當下也會是未來的重要產品,且個人文化創業可能是解決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那麼,相關政策和管理是不是給了合適的空間?


“舊基建”對中國經濟騰飛的幫助是巨大的,我們不能否認。雖然其中有很多問題。其巨大幫助,不僅僅是拉動每年的經濟增長數據,而是對於人民生活基礎和經濟運行基礎的改善。


但是,我們必須要問,如果仍然是在計劃經濟機制下,“基建狂魔”能不能帶來“經濟奇蹟”?


源頭有了“活水”,條條大路都通了,才能到“羅馬”。源頭要是乾涸,修路造渠不能帶來甘霖滋潤。


商品和服務的供給需求都到位了,暢通的渠道將之連接起來,就是繁榮的經濟。而且,暢通的連接讓供需雙方更加賣力的想方設法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商品交易變得愈加繁榮,渠道的利用率越來越高。


很經濟。


反之就不經濟。


對於“新基建”而言,也是同樣。


後記


“新基建”很好。與此同時,更需要想清楚“新基建”背後的經濟邏輯,明白其真正的發展動力。誠如“舊基建”,當前的中國經濟發展,不可能僅僅依靠政府帶頭的項目投資。


“新基建”的目標,想必也不會僅囿於其本身。


但未雨綢繆,何況政策已動。在加快新基建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放鬆文化產品管制、激勵文化創新服務等,才是當務之急。


【聚焦】萬喆:開放文化空間,新基建才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