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清朝的朝珠还有这些讲究,可不是谁都能戴的

说到清朝的官员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真的是规规矩矩的,衣服有讲究,帽子有讲究,反正都是非常的复杂的,那么不值得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这个清朝的官员是有戴项链的,大家都叫朝珠,那么这个朝珠有什么含义呢?又有什么讲究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什么是朝珠

就是清朝那些大臣们脖子上戴得“装饰品”。看着是不是很熟悉?一些不知道它是什么的人,第一感觉就是佛珠。

原来,清朝的朝珠还有这些讲究,可不是谁都能戴的

其实它是“朝珠”,而不是佛珠。朝珠的由来就是由佛珠转变而来的。因为清朝皇帝信佛教,所以就模仿佛珠弄出来了”朝珠“。

什么人才能戴“朝珠”

朝珠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戴得,只有那些官至四五品之上的人才可以佩戴,这是一个象征。

原来,清朝的朝珠还有这些讲究,可不是谁都能戴的

(佛珠108颗含义)

朝珠和佛珠一样,都有108颗。佛教的108颗佛珠,代表着108种烦恼。而朝珠却和佛珠却大不相同。它的108则代表的是12个月,24节气,72侯。

原来,清朝的朝珠还有这些讲究,可不是谁都能戴的

总而言之朝珠比佛珠复杂的多。

为什么会有朝珠

想要知道为什么会有戴朝珠这个讲究,那么我们就需要先去了解下清朝的历史。

25岁的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建立了后金。女真族呢,也就是满族的前身。在努尔哈赤那会,大多都是信萨满教。萨满就是巫师,有预言、控制天气、占卜等等超能力。

皇太极之后,后金统治的地盘更大了,蒙古部落也在其中,而蒙古呢,是信藏传佛教的。因此,清朝一些人也逐渐地开始信佛教了。

原来,清朝的朝珠还有这些讲究,可不是谁都能戴的

(皇太极画像)

据说,皇太极特别喜欢玩佛珠,还经常把佛珠送人,当作赏赐。当然,这时候佛珠还没有出现,直到后来清朝入关了,才有佩戴佛珠,比如孝庄太后。

顺治时期,虽然还没有完全有这种朝珠的制度,但是也是在逐渐完善过程中的。而且孝庄太后和康熙都是藏传佛教的信徒。所以朝珠的出现是必然的。

在《清会典》里对朝珠有明确的规定:

皇帝朝珠,谨按本朝定制,皇帝朝珠用东珠一百有八、佛头、纪念、背云大小坠珍宝杂饰各惟其宜,大典礼御之。皇太后、皇后朝服朝珠三盘,东珠一,珊瑚二。皇子朝珠不得用东珠。

凡朝珠,王公以下,文职五品、武职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侍卫、公主、福晋以下,五品官命妇以上均得用。以杂宝及诸香为之。

原来,清朝的朝珠还有这些讲究,可不是谁都能戴的

(朝珠图片)

足以看出朝珠的规矩有很多,不仅佩戴人员有限制,而且颜色、材质都需要不同。

就比如皇上用的是珍珠材质,颜色为明黄色。而且像这种珍珠材质只能是皇上、皇后这种才能使用。

原来,朝珠还有这些讲究呢?!你学到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