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寒冷的冬天,那就是一場莫名其妙的戰爭

之所以最近把大衛•哈伯斯塔姆的這本大作翻出來又看了一遍,是發現“最寒冷的冬天”居然成為了一套系列作品。除了這本十幾年前甫一出版就轟動一時的作品之外,出版社非常巧妙而成功(極其雞賊)地抓住了讀者心理,緊鑼密鼓地推出了一系列作品,羅列如下,頗為有趣:

最寒冷的冬天,那就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最寒冷的冬天I: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作者大衛·哈伯斯塔姆 David Halberstam,這是美國人的角度,這套“系列叢書”中正兒八經的開山鼻祖,同時也是可讀性最高的一本;

友情提醒,以下諸本評分依次降低,對於這段歷史興趣濃厚的朋友不妨可以拿來一讀,畢竟多角度深入觀察才是窺探歷史真相的不二法門,不過要是隻作為泛泛瞭解的話,就不必多花時間了。

最寒冷的冬天,那就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最寒冷的冬天Ⅱ:一位韓國上將親歷的朝鮮戰爭》,作者白善燁(백선엽),這是韓國人的角度,讀完的時候忍不住呵呵兩聲,要是說到吹牛皮,韓國人和他們北面的親兄弟絕對有的一拼,不愧是一家人;《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戰長津湖》,作者何楚舞,鳳鳴,陸宏宇,這是中國人的角度,諸位可以連呵呵都省了;《最寒冷的冬天Ⅳ:日本人眼中的朝鮮戰爭》,作者兒島襄,這是日本人的角度,看在角度獨特難得一見的面子上,不妨一試;《最寒冷的冬天Ⅴ:板門店談判紀實》,作者趙勇田,牛旻,這個又是中國人的角度,但是我什麼都不想說;

最寒冷的冬天,那就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如果有心的讀者看到這裡肯定已經發現這裡好像還少了點誰吧,對的,一個是俄羅斯,蘇聯作為當時在幕後呼風喚雨的大佬,今天雖然沒了,那麼只能找他們最大的繼承者了。另外一個更重要的,當之無愧,絕對不能缺席的主角是朝鮮,畢竟這場當時把中美蘇全部攪進去的局部戰爭之所以直到今天依然餘波未平,朝鮮絕對是居功至偉的。而且就親身到訪,與當地人交談的經驗來看,如果他們真的拿出一本朝鮮戰爭或者準確的說五·二五解放戰爭回憶錄對外公開發表的話,絕對是可以震驚全球,跌落眼鏡的。

個人一向不憚於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這個鄰居,就當是根深蒂固的偏見吧。回到這本書《最寒冷的冬天I: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當然離不開作者大衛·哈伯斯塔姆 David Halberstam本人。

最寒冷的冬天,那就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他是一個生來就要幹大事兒的人,這是美國媒體對於他的評價。大事件,大角度,大時代,大人物,大沖突,大場面,什麼都要打!對於大衛·哈伯斯塔姆 David Halberstam來說,這才是他畢生熱愛的寫作模式。寫個幾百字的新聞通稿,抓一兩個小細節,或者對準兩三隻蝦兵蟹將,從來都不是他的目標,即使當他剛剛離開哈佛大學,以實習記者的身份進入《紐約時報》,這個雄心勃勃只有25歲的年輕人一門心思就是要幹一票大的。

讓我們看看其他人眼中的大衛·哈伯斯塔姆是怎樣的一個人。

曾因報道水門事件迫使尼克松下臺的傳奇記者鮑勃·伍德沃德曾尊稱大衛·哈伯斯塔姆為“美國記者之父”;

對於南越吳庭豔政府政變倒臺和西貢街頭佛教徒自焚的報道,幫助他拿下了普利策新聞獎,與此同時,惱羞成怒的肯尼迪總統對這個29歲的年輕人非常惱火,甚至給報社施加壓力迫使他離開越南;

在那本被譽為所有關於越南戰爭的歷史作品中最出類拔萃的《出類拔萃之輩》(The Bestand The Brightest)出版之後,氣急敗壞的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將他稱為“國家的叛徒”;

最寒冷的冬天,那就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為什麼會有如此反差如此之大,言辭如此激烈的言論呢?還是用老先生本人的原話來闡述吧:“新聞是一項偉大而高尚的使命。新聞報道無關個人名聲。作為記者,你越有名,你就越遠離記者使命。”在越戰期間,他為戰爭時期的美國官方說辭確立了懷疑的準則。根據這個準則,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美國媒體的表現恐怕距離及格都尚有一長段距離,甚至當時的國防部副部長保羅·沃爾福威茨(Paul Wolfowitz)都說,現在的記者們壓根兒不敢深入戰場,拿出來的報道很多要麼是謠言,要麼是廢話。很遺憾的一個事實是2007年大衛·哈伯斯塔姆 David Halberstam在為了自己關於伊拉克戰爭的新書準備而外出收集資料時,不幸遭遇車禍,英年早逝,是我們永遠沒有機會再次看到他的真知灼見。

最寒冷的冬天,那就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那麼他又是如何寫作《最寒冷的冬天》這本書呢?按照書中後記敘述,這本書前後醞釀了四十餘年,從真正動筆開始到最終完成定稿,耗費長達十年光陰,期間他不僅走訪了世界各地的圖書館,檔案室等等搜尋第一手資料,而且還利用一切機會親自與一百多位當年的戰場倖存者當面會談,從將軍到士兵,爭取獲得最為真實的當事人觀點和所有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含義深遠的細節。拜訪清單中甚至包括扭轉朝鮮戰爭最為關鍵的核心人物,馬修·邦克·李奇微Matthew Bunker Ridgway,正是他發明的“磁性戰術”成功地抵擋住志願軍勢如破竹的攻勢,迫使雙方最終坐在了板門店。有了這樣的知識儲備,對於本書的質量,自然形成了最為強有力的支撐。

最寒冷的冬天,那就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作為一名非虛構類寫作高手,大衛·哈伯斯塔姆的文字功夫煞是了得。這種硬碰硬的實力不僅來自於他長期從事新聞工作養成的簡潔凝練,字字如鐵,在如何調動讀者情緒,烘托閱讀氛圍方面同樣有著自己的獨特手法。比如這本《最寒冷的冬天》,如果換成別人來寫,估計就是按照時間軸平鋪直敘,這樣寫雖然簡單明瞭,不容易犯錯,但是對比大衛·哈伯斯塔姆所採用的交叉敘事,特別是大量運用倒敘手法給人帶來眼前一亮的閱讀體驗,到底還是顯得平淡了許多。

最寒冷的冬天,那就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雖然本書的主題是朝鮮戰爭,但是作者並沒有拘泥於此,而是以此為核心,針對戰前戰後進行了大量的補充描寫,向前追根溯源直至一戰時期的人物典故,二戰後期波茨坦會議的政治風雲和美國國內兩黨之爭,向後延伸到停戰以後的各國動態,包括諸位戰場上的風雲人物回到各自國內的曲折命運。更不要說戰爭期間,作者的筆觸並沒有侷限在三千里江山,而是大筆一揮,北京,東京,華盛頓,莫斯科,臺北城內的袞袞諸公的面目無不被大衛·哈伯斯塔姆刻畫的入木三分,令觀者過目不忘。

最寒冷的冬天,那就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本書一共分為了十一章:第一章 雲山驚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第二章 愁雲慘霧:朝鮮人民軍南下第三章 美國參戰:後方與前線第四章 洲際政治:應對共產主義的衝擊第五章 孤注一擲:朝鮮人民軍挺進釜山第六章 扭轉乾坤:麥克阿瑟仁川登陸第七章 跨越三八線:向北挺進第八章 志願軍猛擊:長津湖與軍隅裡第九章 與志願軍作戰:雙聯隧道、原州和砥平裡第十章 將帥失和:麥克阿瑟的去職風波第十一章 戰爭後果:結局與未來

讀完本書,除了對於那段並不久遠的戰爭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之外,更加值得引人思考的是“為什麼要打這麼一場戰爭”。北面的金日成“想用刺刀碰一碰南方的土地”,結果差一點點燃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南面的李承晚倒是和金日成骨子裡面屬於一路貨色,無奈自身實力太差,屬下軍隊純屬廢柴,不堪一擊,結果迫使美國被迫打著聯合國的旗號赤裸上陣,背後難以掩蓋的卻是不可一世的日本太上皇麥克阿瑟路人皆知的野心,斯大林按兵不動的背後隱藏著中美蘇歐四方博弈,卻讓毛澤東面臨是否派兵入朝的艱難抉擇,畢竟當時全國上下只有一個半人支持跨過鴨綠江,挺進三八線。種種陰差陽錯之下,無論是對於當事人還是後人,又豈是一句造化弄人那麼簡單?

最寒冷的冬天,那就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用作者本人的話來說就是,這是一場“為了平局而死”的戰爭,沒有一個人是贏家,沒有一個人是輸家,大家都是贏家,大家也都是輸家,或許這才是這場戰爭的本質。最後,我有一個小小的疑問。

促使大衛•哈伯斯塔姆開始寫作此書的一個誘因是當他造訪美國佛羅里達圖書館,偶然發現館藏書籍中關於越南戰爭的著作可謂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而針對朝鮮戰爭的作品卻僅僅只有三本,且語焉不詳,支離破碎,這不僅讓他大為震驚,從而開啟了自己的創作歷程,希望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揭開重重歷史迷霧下的真相。

最寒冷的冬天,那就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同樣的迷惑很巧合的存在於電影世界中。關於越戰的電影可謂是數不勝數,無論是作為主題還是作為背景,其中不乏大量膾炙人口的上佳之作。但是對於朝鮮戰爭,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只找到一部公開發行的美國作品《堅韌的刺刀》,而且質量之差,絕對可以入選年度前十。

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朝鮮印象之二:朝鮮印象之三:

翻手為雲覆手雨雖然還有一個月,不過二零一九年的最佳讀物就是它了二零一九年度閱讀報告《中東歷史與現狀二十講》讀後感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二戰爆發前十天》基辛格與《重建的世界》到底什麼才是當代人讀歷史第一要素呢?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讀懂中國製造2025》vs《隱形冠軍:未來全球化的先鋒》同一個人讀同一本書,25年後有什麼區別?每個人都應該懂一點經濟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