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給明朝的進貢:鴉片300斤!萬曆皇帝抽鴉片?

現在,我們說起“鴉片”,就是毒品的代稱。稍一聯想,更會想到了鴉片戰爭那段屈辱的近代史。但是,從鴉片大量傳入中國,到林則徐虎門銷煙,已經過去了二百年。

其實,早在宋元時期,就有有關鴉片的記錄,但僅做觀賞和醫用。在我國的陝西、甘肅、四川以及雲貴地區都有種植。17世紀初,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遊記》中就記載,在貴州黔南地區發現了大片的罌粟花,看上去非常壯觀。

鶯果花股紅,千葉族,朵盛巨而密,豐豔不減丹藥也。

泰國給明朝的進貢:鴉片300斤!萬曆皇帝抽鴉片?

但對於罌粟的記載更多的是在一些醫學典籍當中,明代王璽主編的《醫林類證集要》,應該是最早記錄鴉片藥用價值的書籍。不過,那時候“罌粟”還有一個更動聽的名字叫“藕賓”、“ 蒼玉粟”;鴉片的名字也很動聽叫“阿芙蓉”,民間的俗稱為“雅片”、“阿片”。而一百多年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稱之為“鴉片”,還對鴉片的製作方式做了詳細記載。而《本草綱目》作為一部藥學典籍,更是詳細記述了鴉片的藥用方式和效果,認為鴉片可以治療洩痢、風癱,痰喘、久咳、小腸氣、膀胱氣、血氣痛甚至女人血崩、血不止等二十多種疾病。除此之外,他認為鴉片“能澀丈夫精氣”,“俗人房中術用之”

泰國給明朝的進貢:鴉片300斤!萬曆皇帝抽鴉片?

那接下來我們的重點來了,歷代許多皇帝都追求“長生不老”,迷戀道家所謂的仙丹。那麼,這些“仙丹”中有沒有鴉片的成分就比較可疑。明代的“紅丸案”中的紅丸到底是什麼成分,是不是有鴉片呢?依李時珍的說法,估計鴉片在紅丸裡少不了吧!因為在紅丸案發生前,一月天子朱常洛的老爹,萬曆皇帝時期,鴉片在宮中就比較盛行了。

《明會典》中就有暹羅、爪哇、榜葛剌向大明朝廷進貢“烏香”的記載,暹羅就是現在的泰國,爪哇在現在馬來一帶,榜葛剌就在現在的孟加拉國一帶,而“烏香”正是那個時代鴉片的稱呼。其中明確的記錄:暹羅進貢皇帝烏香200斤,皇后100斤。能拿出手進貢的,當然是“好東西”了,所以,萬曆年間鴉片進口稅收作為朝廷的一項重要收入。

光泰國一次就進貢300斤鴉片,這些鴉片難道都用來當藥材嗎?當然不是,在《神宗大事紀要》中說:

帝之倦於正朝,多年不見臣工,實為奸臣毒藥所蠱。

是什麼樣的毒藥讓萬曆皇帝多年不臨朝呢?已經不言而喻了!萬曆皇帝可以稱得上第一個“鴉片皇帝”了。

泰國給明朝的進貢:鴉片300斤!萬曆皇帝抽鴉片?

其實,早在明憲宗朱見深時期,就有皇帝下令收鴉片的記載:

成化癸卯,令中貴收買鴉片,其價與黃金等。

皇帝的喜好,必然帶動王公貴族的效仿,需求的增加,必然導致物價上漲,而商人們必然也會拓展渠道來逐利,何況是像鴉片這種上癮的毒品呢?所以當時就有一兩黃金一兩鴉片的說法。但即便如此,仍然擋不住鴉片的誘惑,以致在民間興起“吸食”鴉片的熱潮。

泰國給明朝的進貢:鴉片300斤!萬曆皇帝抽鴉片?

然而,在萬曆時代,鴉片應該是直接食用,或者泡茶喝。真正把鴉片當煙吸,應該到了明末清初。食用方式簡便了,讓更多的人陶醉於吸食鴉片的快感中不能自拔。這也讓西方列強看到了發財的時機,所以,葡萄牙人、荷蘭人、西班牙人、英國人都把鴉片作為與中國貿易的主要物品。

二百多年的清王朝,並沒有禁絕了鴉片,反而越演越烈,直至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近代的屈辱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