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史:積苔為紙,掃柿為書,帷螢為燈、“苦學成才”李因

李因(1610—1685),字是庵,號龕山逸史,晚號今生。會稽(今紹興)人,一作錢塘(今杭州)人。明末清初女詩人兼畫家。她出身貧寒,資性警敏,耽於讀書,不喜修飾,常“積苔為紙,掃柿為書,帷螢為燈”,苦學成才。作為詩人,其詩筆清奇,有中唐遺韻;作為畫家,她擅墨筆山水、花鳥,頗自負,自比唐王維。

她的山水宗法宋人米芾、米友仁父子,多用水墨點染;花鳥以陳淳為師,嘗以沉香木刻像奉之,其畫多用水墨,幽淡欲絕,於形似之外求其神,在中國古代女性畫家中十分難得,畫不僅得陳淳之真髓,還注重師法造化,追求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據畫史記載,李因“每遇林木孤清,雲日盪漾,即奮臂振衣,磨墨汁升許,劈箋作花卉數本。”經過不懈努力,她最終在創作上避開了女畫家慣有的構圖小氣、筆致纖弱等弊病,以瀟灑隨意及疏爽雋逸的藝術風貌備受時人讚許。清竇鎮《國朝書畫家筆錄》中對李因花鳥畫的評介:“水墨花鳥蒼古靜逸,頗得青藤(徐渭)、白陽(陳淳)遺意。所畫極有筆力,無輕弱態,當時名譽甚隆,真閨閣翹楚也。

《畫覽》、《畫言》、《畫學》、《畫史》作為草竹道人與諸位畫友開設的四個專題,與書畫同仁分享古今名師名畫名典名術,歡迎指點交流。投稿我們:[email protected]


畫史:積苔為紙,掃柿為書,帷螢為燈、“苦學成才”李因


畫史:積苔為紙,掃柿為書,帷螢為燈、“苦學成才”李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