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义利之辨”——荀子的“以义制利】

【千年“义利之辨”——荀子的“以义制利】

荀子是战国末期,最后一位大儒,又被尊为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细考起来荀子的思想颇具特色,最为现代所称道的是,荀子是儒家思想史上第一位具有典型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大儒。荀子在孔子提出“仁”,孟子提出“义”之后,着重强调了“礼”。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分析认为: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将制止性恶的方法,归于用“师法之化,礼仪之道”,达到“出于辞让、合于文理”的目的,构建在如是观念基础上的义利观,使荀子提出了与孔孟的避谈“利”的不同态度,

1.荀子不避讳谈“利”,肯定人欲及图利的客观性。

荀子认为“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从客观上承认人皆有所欲,“好利而恶害”是人的本性,这和孔孟“罕言利”形成鲜明的对比。荀子不忌讳谈利,在《荀子》一书中,“利”作为独立概念出现的次数甚至超过了“仁”和“义”的出现次数,与荀子主张奉行的“礼”不相上下。甚至公开提出:

“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

荀子认为,正是因为人具有贪图利的本性所以才需要“仁”“义”“礼”这样的伦理准则加以约束,荀子通过对“利”的分析和论述,直接为其主张的“仁义”“礼仪”找到了依据。

2.荀子不避讳取利,主张以义制利。

荀子承认了“利”,不避讳谈利,但在义利取舍上荀子仍然坚持了孔孟重义轻利的立场,有所发展的是荀子在重义的同时提出了“先义后利”的主张,他说:

“国者,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巨用之者,先义而后利,安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诚能之求,夫是之谓巨用之。小用之者,先利而后义,安不恤是非,不治曲直,唯便僻亲比己者之用,夫是之谓小用之。”

在这里荀子将“先义而后利”作为治国手段,体现了荀子在对待“利”的问题上的开明,表现了荀子不避讳谈利,主张以义制利的基本态度,也使被原则化的“义利取舍”问题变得更为现实和复合实际。

3、荀子义利观含有朴素辩证主义思想

荀子是前秦儒家集大成者,其在百家争鸣中,根据社会发展矛盾的转化,在继承孔子思想的体钵的基础上,以朴素的辩证思想发展了儒家义利观,将义利关系由,孔子的“罕言利”和孟子的“何必曰利”这样的对立关系,转化为“主次”关系,甚至是可以针对不同环境,可以“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

【千年“义利之辨”——荀子的“以义制利】

荀子使儒家思想在百家争鸣中与时俱进,虽不及杨墨,但学说日趋完善,地位得到巩固,其意义不容忽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