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为何执着于要挖明皇陵?祖上被朱元璋还得太惨

中国自古一直有厚葬的传统,在有权势和财富的人眼中,对自己死后的事情也是非常看重的,生前享受的荣华富贵,死后也想要继续享受,生前自己最在意最喜欢的东西基本上都会带走陪葬,所以坟里面金银财宝各种好东西多得数不胜数,甚至可以说地底下埋的东西比现存世界上的还要多,这也让很多人对地底下埋的东西产生了无比的兴趣。

郭沫若为何执着于要挖明皇陵?祖上被朱元璋还得太惨

1955年10月,北京副市长吴晗与郭沫若起草了一份《关于挖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送到了国务院,但是这份报告遭到一些考古学家的反对,双方争执不下。都知道郭先生是个大文豪,但是他其实还顶着个“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称号,他非常想要得到一份相关的成就,来证明他历史学家的地位,怎么证明?挖皇陵就最明显、最快捷的历史研究。由于反对者人微言轻,地位都没有郭沫若高,申请被批准了。

郭沫若为何执着于要挖明皇陵?祖上被朱元璋还得太惨

得知申请被批下来,郭沫若欣喜若狂。但是他的考古队费了一整年的时间也没找到长陵的地宫入口。于是有人建议暂时放弃长陵挖掘,换一个较小的陵墓积累经验。于是郭沫若等人把目光放在了明献陵,即明仁宗朱高炽(朱棣长子)和皇后张氏的陵墓。就在考古人员探查明献陵期间,传来了定陵封土出现裂缝的信息,历史学家夏鼐便极力劝阻考古队放弃献陵,改挖定陵。郭沫若一脸不情愿地同意了。

郭沫若为何执着于要挖明皇陵?祖上被朱元璋还得太惨

1958年9月6日,新华日报刊登消息:郭沫若挖开了明定陵!明定陵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然而郭沫若没有想到的是,墓中大量的珍贵文物在接触空气后立即被氧化,珍贵字画、书籍、丝织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化作飞灰,现在定陵的所有文物都是复制品。郭沫若什么都没“研究”到!此事传到国外,被国外媒体无情嘲讽,甚至后来中国历次重大考古事件,都有日本人打电话过来,问需不需要帮助,让国内学者恼怒不已。

郭沫若为何执着于要挖明皇陵?祖上被朱元璋还得太惨

但是郭沫若并未吸取教训,反而以为自己找到了挖掘的诀窍,还想继续挖掘长陵,他还以朋友的身份缠着周恩来批准挖陵计划,把考古美好前景吹得天花乱坠。但是定陵的惨痛教训让总理心痛不已,果断回绝了他,这才避免了第二次考古惨剧的发生。对于明朝的皇陵,郭沫若似乎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执着,他为什么这么做?看看郭沫若的祖上是谁,你就明白了。

郭沫若为何执着于要挖明皇陵?祖上被朱元璋还得太惨

朱元璋之所以能打下大明江山,离不开一个人,郭子兴。郭子兴堪称朱元璋的伯乐,正是他慧眼识人朱元璋才有了出头的机会,郭子兴还把义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明史》记载:“然有明基业,实肇于滁阳一旅。”大意就是大明江山基业,是人家郭子兴打下的。朱元璋称帝后追封了郭子兴为“滁阳王”,表示自己不忘旧恩,只不过在后世史学家看来,这只不过是老朱在“演戏”而已。

郭沫若为何执着于要挖明皇陵?祖上被朱元璋还得太惨

郭子兴本来有三个儿子,老大战死,另外两个郭天叙、郭天爵却都是死于朱元璋之手。朱元璋疑心极重,而郭氏一族又威望极高,为保太平朱元璋随便编了个罪名把老郭家斩草除根,只是他漏掉了一人。一本400多年前,嘉靖年间出版的《定远县志》记载:郭子兴有一小妾李氏,生下一子郭老舍,隐居定远县,郭老舍得以善终。而郭沫若就自称祖上是郭老舍,朱元璋杀了他祖辈,他刨了老朱家的坟,扯平了!(参考资料:《明史》、《定远县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