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界的“一臺二妙”


書法界的“一臺二妙”

一臺二妙


書法界的“一臺二妙”


衛瓘

衛瓘(220—291)字伯玉,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曹魏書家衛凱子、黃門郎衛恆父。十歲喪父,二十歲入仕,性嚴整,以明識清允見稱。曾仕魏,入晉,官至司空,後為賈后所殺。

書法界的“一臺二妙”


索靖

索靖(239—303)字幼安,敦煌郡龍勒縣(今甘肅敦煌)人。張芝妹孫,西晉將領、著名書法家,敦煌五龍之一索靖出身世宦家族,歷任州別駕、駙馬都尉、尚書郎、雁門太守等職。


衛瓘知書達理、學識淵博,且才藝出眾,與同署任職的尚書郎索靖都擅長草書,被時人稱為“一臺二妙”。


書法界的“一臺二妙”

放手流便

衛瓘


《晉書 衛瓘傳》謂其:“學問深情,明習文藝。與尚書郎敦煌索靖俱善草書(章草),時人號為“一臺二妙”。二人草書同師法於張伯英(張芝)。大家認為衛瓘書法得到張伯英的筋,索靖得張伯英的肉。衛瓘自稱:“我得伯英之筋,(衛)恆得其骨,(索)靖得其肉。”

梁武帝蕭衍《草書狀》,肯定了衛瓘草書在書史上的地位。梁庚肩吾《書品》列衛瓘為上之下。唐李嗣真《書後品》列衛瓘書為上之中。張懷瓘《書斷》卷中列衛瓘章草為神品,其小篆、隸、行草入妙品。並贊衛瓘:“天資特秀,若鴻雁奮六翮,飄飄乎清流之上。率情運用,不以為難。”時議認為:“放手流便過索靖,而法則不如之。”

衛瓘草書“放手流變”的特徵,我們可以在收入宋人刻帖中的《州民帖》看出:其筆畫波勢很小,脫去隸意,體勢開始強調縱勢,更加流美便利,已經是東晉王羲之一類草書的開端。


書法界的“一臺二妙”

▲《州民帖》


衛瓘“草稿”


衛瓘不僅兼工各體,還能兼學古人之長,是頗有創意的書法家。其章草學張芝而自成風格,與索靖抗席。學篆書也能在繼承其父古文的基礎上有所變化。《採古來能書人名》還記載:“ 子瓘,字伯玉,為晉太保,採張芝法,以法參之,更為草藁,草藁相聞書也。”而元鄭杓的《衍極》卷二《書要篇》劉有定注說道:“晉衛瓘採張芝及父覬法而作,蓋草書之帶行者,又名‘草稿’”。《古今法書苑》附《陸深總論》說:“張伯英之法,謂之草書(當指張芝所創今草),衛瓘復採芝法,兼乎行書,謂之‘稿草’”。


可知衛瓘所創之草稿,乃是在張芝今草的基礎上,參其父衛覬筆法及漢末以來已流行的行書而創的一種介於草、行之間的書體,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行草”。既有別於章草或今草,又有別於一般行書,此體用於來往書札,更為便捷,所以又叫“相聞書”。

衛瓘是魏晉時期書法世家衛氏書派的關鍵人物,在這個世家中起著承先啟後的作用。衛氏一門四代,在魏晉時期,形成了典型的書法世家。三國時期,衛覬與鍾繇比肩,經過晉代衛瓘、衛恆、衛夫人等人的宏揚,形成了衛氏書門家風。在此過程中,衛瓘承前啟後,克紹箕裘,實為這個書法世家的奠基人。


書法界的“一臺二妙”

衛瓘書法


衛氏書派影響極為深遠,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衛氏書風影響到大江南北。在南方,影響了四大家族中的王氏、瘐氏及魏晉高門郗氏;在北方,影響到號稱“北方第一名門”的清河崔氏以及陳留江氏。衛夫人與王羲之的父親王曠是中表親,故王羲之幼時得親承衛夫人的教誨。



個人作品


《頓首州民帖》是衛瓘唯一的傳世的書法作品,此帖已基本上去掉了波勢,從此帖已可看出章草向今草的過渡。

《喪服儀》一卷(《隋書經籍志》)及《論語注》八卷。

《全晉文》還載有《請議郄詵假葬除服表》、《請除九品用土斷疏》、《奏免山濤》、《奏請贈鄭默三司》、《與某書》、《與魏舒書》等言論。



人物評價


司馬炎:徵東將軍衛瓘,忠允清識,有文武之才。

羊欣:河東衛瓘,善草及古文,略盡其妙,草體微瘦而筆跡精熟。

蕭衍:其先出自杜氏,以張為祖,以衛為父,索、範者,伯叔也,二王父子,可以為兄弟,薄紹之為庶息,羊為僕隸。

王僧虔:張芝、索靖、韋誕、鍾會、二衛並得名前代,古今既異,無以辨其優劣,惟見筆力驚絕耳。

李嗣真:衛、杜之筆,流傳多矣,縱任輕巧,流轉風韻,明健有餘,便媚詳雅,諒少匹儔。

張懷瓘:天資特秀,若鴻雁奮六翮,飄飄乎清流之上。率情運用,不以為難。

康有為:①伯玉、巨山,世傳妙筆,伯玉藁書,為簡札宗,巨山書勢,為書家法。②按衛覬草體微瘦,瓘得伯英之筋,恆得其骨。然則北宗之書,自當以筋骨為上,其風韻之遜於南,亦其祖師之法然也。


書法界的“一臺二妙”

天骨開張、銀鉤蠆尾

索靖

北地郡太守索湛子靖,衛瓘筆勝靖,然有楷法遠不能及靖。到底索靖楷罰勝於何處,下篇為大家精彩揭曉。


*本文參考來源[1].《中國書法史七卷本· 曹魏、魏晉南北朝》 [2].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3].中國書法理論集

*如果對此內容版權問題有所疑問,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如遇侵權問題可聯繫我們做刪除處理。


書法界的“一臺二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