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五代開國的正統王朝後樑,為何不僅“短命”,且面積也很小?

導語

作為五代十國的開國王朝,後梁無疑是打開了中國亂局的大門,不過這一切還要從黃巢起義說起,要是沒有當年的黃巢起義,或許五代十國的亂局又會延後一段時間,可是不然,後梁的建立也標誌著唐朝的徹底滅亡,而國家也由此陷入了亂局。

可後梁存在的時間也非常短暫,僅僅只有不到二十年,也是被後唐所滅。可這終究還是唐朝的節度使制度造成的歷史原因,但因為後梁很短暫並且對它的評價也過於單一,所以後梁也由此得了一個除了秦朝以外最短的正統王朝,並且面積也相對比較小,這與朱溫篡奪來的江山不無關係。

作為五代開國的正統王朝後梁,為何不僅“短命”,且面積也很小?

雖然是正統王朝,可是後梁完全是篡奪來的天下。而朱溫本身又是黃巢的舊部,這也使得朱溫在奪得統治權並廢除唐朝傀儡皇帝后,其實並沒有多少節度使願意承認朱溫建立的後梁的合法性,於是朱溫一開始便面臨著兩難的抉擇,倒是建立後梁以後那些原本沒有合法性的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開始蠢蠢欲動了,當然這也是後來北方出現動亂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但朱溫以實際控制不大的地區就建立後梁可以說已經是一種冒險了。

建立後梁的合法性並沒有得到全國的認可

後梁雖然在建立後不久就向全國的節度使發出了通知,並且朱溫在廢除唐哀帝以後,自己自立皇帝的這件事其實很早就板上釘釘了,而朱溫也是一步步的讓唐朝徹底滅亡。雖然朱溫是黃巢的舊部,可是鎮壓黃巢起義的過程中,他一直髮揮著重要作用。一直與朝廷保持曖昧關係的朱溫也讓黃巢不放心,於是在後來的幾次交戰中,朱溫被黃巢安排到了主力位置,可他卻在陣前與唐朝中央軍和談。這樣使得黃巢在關鍵戰役中戰敗,於是黃巢便開始一敗再敗,最終只得退守到自己的根據地開始負隅頑抗。

朱溫在鎮壓黃巢起義中立有大功,這也是後來他被受嘉獎的原因之一,而黃巢的戰敗也標誌著朱溫做了人生中的重大轉型,又一個農民起義軍領袖變為了地方節度使。雖然朱溫的地盤不小可是他似乎依舊不甘於做節度使,於是他開始想盡辦法打入長安。當然這也是他企圖利用權勢在長安形成勢力的原因之一。可是權貴勢力沒形成,朱溫反倒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朱溫要想繼續在長安地區混下去,保持自己的勢力和地盤就必須保持自己的軍事實力。

作為五代開國的正統王朝後梁,為何不僅“短命”,且面積也很小?

不過這也導致朱溫不顧一切發動政變,因為在那個時期看來不少權貴和節度使都蠢蠢欲動,就算沒有朱溫也會有其他人來參與推翻唐朝的行動,於是朱溫在廢除唐哀帝建立後梁的行為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穩固自己在中原地區的統治,但合法性卻遭到了大量權貴和節度使的質疑。

雖然朱溫順利的廢掉的唐哀帝,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不少節度使依舊不予承認新朝,雖然這已經在朱溫軍師的意料之中了,便建議朱溫用兩種方式來讓全國的節度使慢慢接受新朝。可當時願意主動承認後梁的節度使還是很少的,於是朱溫推廣起來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另外朱溫雖然名義上是後梁皇帝,可是後梁在實力上還真不如人濟,想要快速實現統一中原還必須直接出兵征討這些節度使。不過這些節度使對篡位的朱溫似乎並不害怕,這也是後來出現節度使通過依附於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而對抗中央的事實。不過目前朱溫已經篡位在法禮上就不合,於是這給了更多的節度使以藉口脫離中央管轄。

後梁實際控制地區太小實力先天不足

除了後梁的合法性問題以外,因為後梁實際控制區域比較小,所以在過去唐朝的版圖上還活躍著大量節度使,這就給政權添加了很多不確定性,如此一來也讓後梁雖然是正統王朝可實際卻是領土最小,受威脅最大的一個朝代,因此這些不確定性讓朱溫不敢於放開手腳對後梁施行改革,也錯過了內部變革的最佳時機,同時也葬送了後梁有可能統一全國的機會。雖然後梁名義上是正統王朝可實際卻是飽受國內外勢力的威脅,主要還是因為朱溫篡位其合法性不明朗有關。

作為五代開國的正統王朝後梁,為何不僅“短命”,且面積也很小?

另外朱溫本來控制的領土範圍就不大,雖然朱溫實力一直不俗,可是單憑朱溫一個人的實力想統一全國還是很困難的,他必須招募合夥人,就是招募一些節度使。可是朱溫的推廣一直很失敗,沒有節度使願意入夥,這就成了最尷尬的地方,也讓朱溫一直惱火不已,這主要是朱溫在沒有絕對的優勢面前就建立新朝同時對權力進行洗牌無疑是動了絕大部分權貴的蛋糕,於是朱溫在既有的領土範圍內都得不到絕對的承認,想要繼續推廣就更難了,所以朱溫在建立後梁後,不僅先天面積小,而且強敵環伺,因此這也是造成後梁短命而亡的原因。

雖然當年黃巢起義時,唐朝軍隊的實力表現就已經很弱了,但這不代表地方節度使沒有實力。可這給了朱溫一個錯覺,以為只要自己搞定唐朝中央軍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擴張,並統一全國,而到了後梁建立時,朱溫手裡的軍隊也不少,可是實力卻層次不齊,另外朱溫還要面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不僅要面對國內的軍閥,還要面對周邊的少數民族勢力。特別是吐蕃,契丹等比較強的勢力。

而他們也是有唐朝的正式冊封的,合法性比朱溫的後梁可是要強的,一旦要是他們依舊站在唐朝的這一邊,那麼朱溫可是非常被動的,於是朱溫在整體實力上的不足以及政治合法性的欠缺性問題立即暴露了出來,也正因為這一點才導致了朱溫在後梁建立初期多次征討失敗,並且國力日漸衰弱,所以後梁短命而亡也與朱溫的實力不足有相當大的關係。

作為五代開國的正統王朝後梁,為何不僅“短命”,且面積也很小?

後梁從建立到滅亡只有不足二十年的時間,雖然也有內鬥,可是在朱溫在位的時候後梁還是表現出了相當不俗的實力的,所以從整體上來說,後梁應該是有機會統一全國的。因為各地節度使利益不均,可以逐一擊破,但問題就在於周邊的少數民族勢力太強了,給了這些節度使以保護傘,這導致後梁不敢輕易開戰。雖然西部有吐蕃,北方有契丹,可後梁作為唐朝的繼承者卻沒有想過這些少數民族勢力所要的根本利益。

一味想統一全國的朱溫開始預備擴張,而北方節度使因為有契丹的支持,所以在多次作戰中都擊潰了後梁軍隊,甚至契丹還派軍隊直接參與作戰,這就給後梁統一全國構成了巨大阻礙。但根本原因還是後梁內部政策的原因。後來的北宋來源雖然也不合法可是人家積極改革,對民生改革非常有利,所以北宋完成統一是順應民意的,而後梁則依舊殘暴無比拿出了過去黃巢起義的那一套,於是引發了各地節度使的瘋狂抵抗,最終使得朱溫的統一大業泡湯了。

作為五代開國的正統王朝後梁,為何不僅“短命”,且面積也很小?

另外朱溫在外交上也是屢屢失利,不僅沒有與過去唐朝藩國搞好關係,甚至還引發了戰爭。這就是吐蕃為什麼執意要入侵中原的原因,其實起因也是希望後梁能在貿易上多讓利給吐蕃,並且吐蕃地屬西部地區,高原也很多,生產力低下,糧食產量不足,自然希望與中原王朝合作。當然之前唐朝末期吐蕃是得到了不少好處多,所以在後梁建立之初又希望再撈一筆,可是朱溫似乎與吐蕃合作的興趣不大,而且在領土上也是不讓步,所以這讓吐蕃的使節很難堪,最終吐蕃與後梁算是徹底鬧翻。

並且吐蕃以維護唐朝的名義來入侵中原似乎合理合法,朱溫似乎也反駁不利什麼,而幾次與吐蕃的防禦戰雖然規模不大,可是造成了後梁在西部戰線上的壓力,朱溫也不得不抽調重兵防禦吐蕃的再次進攻。貿易中斷後梁的財政收入也減少,這對於要統一全國的後梁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但也是在這種惡劣的外交環境下後梁堅持了十幾年就舉步維艱了。雖然軍事壓力是一部分原因,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財政收入上的,沒有過去貿易的財政收入,後梁難以維持龐大經濟開銷,這也讓後梁最終短命而亡。

作為五代開國的正統王朝後梁,為何不僅“短命”,且面積也很小?

結語

後梁的短命而亡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並且內鬥也是後梁滅亡的重要原因,可是後梁先天實力不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特別是朱溫建立後梁之初還四處征討不承認後梁的節度使更加暴露了後梁實力上的不足,於是後梁建立後統一全國便舉步維艱,同時改革也幾乎停滯,沒有有效改革,政權合法性不足加上先天實力的不足這是後梁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當然後梁企圖通過擴張以戰養戰的方式統一全國,也只能是痴人說夢,因為朱溫沒有把外部勢力的干預和國家經濟的維持考慮進來,擅自發動一些局部戰爭只會拖垮後梁脆弱的經濟,造成後梁更加被動的經濟局面,從而使得後梁短命而亡。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鑑》

《五代十國史》

《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