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為什麼能成為區塊鏈行業的新寵?

自從區塊鏈技術誕生以來,一直伴隨著兩個極端的觀點:

積極的觀點: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信息和互聯網科技之後,目前最具顛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術!

消極的觀點:區塊鏈是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騙局!

而對於在2018年出現的STO,也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

積極的觀點:STO將為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帶來一個史無前例的突破點,必將引來繼比特幣和以太坊後的第三次區塊鏈行業的巨大浪潮。

消極的觀點:STO只是“新瓶裝舊酒”,仍然是在現有的證券監管下的一種證券融資行為!

而我的觀點則是:

關於STO的出現:STO的出現是必然的,即使STO不出現,也必須會出現另外一種形式的STO。

關於STO的未來:STO短期內將成為金融市場新興的融資手段,而未來必將成為繼IPO後的一種重要融資工具,而且空間更為廣闊。

區塊鏈及STO最終的目的應該是提高監管的有效性!

金融市場的本質是一個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雙方通過信用工具進行交易而融通資金的市場。

金融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核心,金融行業是萬業之母,金融市場的繁榮程度直接制約著經濟發展的進程,也決定著國家和社會的穩定,所以中國多次強調一切以經濟發展為核心。而促進金融市場繁榮的最為本質的手段就是提高金融市場中資產的多樣性,以及資產流動的效率。但是,正是因為金融市場對國家和社會的重要影響,也必須是各國監管最強的領域,目的是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所以也正因為強監管的存在,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資產的流通性

。所以,監管的目的是在保證金融市場穩定運行的基礎之上,還能提高資產的流動性,所以監管的方式就開成金融市場發展的最主要瓶頸

STO的低門檻、更細顆粒度的投資、全球流通等特性將加快全球資產的流動性!

目前在股權市場上,IPO在企業中的佔比非常低,而且週期非常長,所以全球眾多的資產無法得到有效流通;而一些房地產市場等行業,投資門檻又比較高,也將更多的投資人拒之門外;再加上各國對本國金融市場的保護,從而使得資產在國際之間流通異常困難。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以上問題,區塊鏈技術可以使更多的資產得以通證化,同時允許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參與到投資過程中,而區塊鏈的全球交易,允許任何人在任何地點參與到投資過程中。這些無形中加速了全球資產的流通性,繁榮了金融市場。

只有處於監管下的STO才能成為區塊鏈行業的未來!

也正因為區塊鏈所帶來的去中心化、全球在線交易的特點,隨之出現的ICO成為了快速融資的手段,但是ICO的無法監管也直接導致了ICO成為詐騙斂財的代名詞。正如我們剛才所介紹的,監管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資產的流通性,但是監管的目的是在保證金融市場穩定的基礎之上,提高資產的流動性。所以處於監管下的STO不僅擁有ICO快速發行,全球實時交易的特點,而且還具有IPO處於監管下的各種優勢。

STO雖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黎明已經出現!

金融市場的歷史可以追溯上千年,而且無法精確考證,而股票證券市場誕生於400年前的荷蘭,中國的證券市場也只有不到30年,很多相關的法律法規也不是特別完善。而區塊鏈技術目前也只是處於早期的階段,所以作為兩者結合的STO在未來還有一段很長的道路。但是金融和科技行業是最不缺乏精英人才的地方,通過不斷的努力,STO產業鏈中的各個方面在逐漸完善,尤其是今年10月以來,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經先後通過了39個STO項目,由於美國的帶頭作用,相應在不久的將來,一直對區塊鏈比較友好的國家也會緊隨其後,通過更多的STO項目。

STO為什麼能成為區塊鏈行業的新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