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投靠蜀漢的3員名將,最厲害的不是姜維,他若不亡,蜀漢必興

劉備當年心存大志向,無奈實在力單,只好到處投靠。不過他無論待誰,都以禮敬之,以德服人,大家都很欽佩他,慢慢劉備也聚攏一幫英雄,在群雄割據的亂世年代,紮根蜀地,和曹魏及孫吳,分權天下。

曹軍投靠蜀漢的3員名將,最厲害的不是姜維,他若不亡,蜀漢必興

劉備勢力漸起時,原本是對方陣營的將領,都來投靠他。就有三位大將,原是效力於曹魏,基於各種原因,後來都願意為蜀漢鞍前馬後,他們就是姜維、夏侯霸和王平,後來都成為蜀漢後期的得力大將,但在魏軍降將中最厲害的不是姜維而是王平。

先來說說夏侯霸,他是這三人中最晚加入蜀漢。他和蜀漢還真的有淵源。當年他的父親夏侯淵,被老將黃忠給斬了,心裡恨死蜀軍,只想報仇。哪知後來司馬懿將曹爽給殺了,夏侯霸心裡擔心了,自己會不會遭難啊。他和曹爽可是表親關係,想來想去,還是溜之大吉吧。於是他往南方跑,不知道這位是不是方向感不太好,居然迷路了,困了幾天,吃的都沒了。而這時,救星出現了,蜀國已經得知有一位曹將困於此,就派人來接他。

曹軍投靠蜀漢的3員名將,最厲害的不是姜維,他若不亡,蜀漢必興

夏侯霸心裡還挺彆扭,我怎麼能和殺父的仇家共事呢?劉禪就勸他,那都是老一輩的恩怨啦,再說你們夏侯家的女子還嫁於張飛為妻,沒有必要計較的。夏侯霸這才放下心裡的恩怨糾葛,一心效勞蜀國。不過,如果翻翻史籍,關於他的記載真的不算多。就論實力來說,姜維是比不過他的,姜維投奔蜀漢後,他們倆還交手過。不過他歸順蜀漢後,基本都是跟著姜維對抗魏軍。

姜維。歷史上對此人的評價比較意見不一。很多人都同意一種說法,就是他後來不停北伐,在戰果甚微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策略,對後來蜀漢亡國,有直接影響。姜維當年投奔蜀漢,並非“自覺自願”,而是由於周遭的人都奔向蜀軍,他也被同僚懷疑有異心,這種情況下,他乾脆就換了新東家。

曹軍投靠蜀漢的3員名將,最厲害的不是姜維,他若不亡,蜀漢必興

諸葛先生對姜維很是高看,姜維後來的持續北伐,一部分原因也是在延續當年諸葛先生的方案,只是時局已變,在多次無果後,他也沒能及時調整。作為已為蜀漢效勞多年的老將,姜維很是清楚蜀地攻防上的弱點,他雖有告知劉禪加強陰平的防守,但是由於黃皓的阻擾,劉禪消極防禦。在他被鍾會牽制時,鄧艾繞道陰平,直逼成都。姜維再有光復的雄心,此時也是迴天乏力。

有人就說,若是沒有諸葛先生的力挺,姜維不會在蜀漢有如此高的地位。還說他,更在於自己的功名。看後來他發動的戰役,對於將士和百姓的傷亡數量,並不是特別介意,一度民憤很大。後來他詐降鍾會,圖謀再反時,死於亂兵中。

曹軍投靠蜀漢的3員名將,最厲害的不是姜維,他若不亡,蜀漢必興

第三位,王平,說道三國故事時,這一位被點名的機會並不多,大概和這位讀書少有點關係吧。他是這三位中,最先加入蜀漢。他自小就在軍隊生活,雖然可能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實戰經驗以及作戰謀略上,並不遜色。街亭一役,他有參加。當時馬謖有點任性,非要換個地方安營紮寨,結果敗得很慘。只有他,堅持自己看法,安然撤回。這一場戰役失利,對於蜀漢影響很大,為了立軍威,諸葛先生不得不殺馬謖。

王平和姜維最大的區別在於,他能沉住氣,不輕易發兵,要動,那就一定要勝。他深知在戰場上,保存實力比什麼都強。後來司馬懿幾次攻漢中,他若是覺得不佔上風,那就安靜原地待著,對方也沒轍,只得撤兵。

曹軍投靠蜀漢的3員名將,最厲害的不是姜維,他若不亡,蜀漢必興

不過他也並非沒有缺點,不夠大度。他若是能再長壽些,蜀漢應不會這麼快就沒了,但論打仗,或許只有這一位能和魏軍抗衡。只要時間夠久,沒準蜀漢就能笑到最後。

當時,劉備能順利拿下荊州、益州,坐鎮蜀地,就是有一幫誠心追隨者,不過很多都先於他而去,諸葛先生病逝五丈原後,連統籌大局的人也沒了。一國的發展興旺,需要開闢江山者,更需要善於治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