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都三十了還不嫁人”,到底丟不丟人?

“女兒都三十了還不嫁人”,到底丟不丟人?

文 風青楊

杭州蕭山的小王,因父親被同事罵“你女兒都三十了,還不嫁人,丟不丟人?”前去理論。與父親老王爭執的男同事小陳(化名)始終認為自己沒錯:“我有一句話說得不對嗎?我說的都是真話!”這一次雙方甚至開始互相推搡。在這個過程中,小王情緒激動竟當場癱倒,幾乎昏厥過去,被家人緊急送醫治療,父親老王則報了警。醫生說,姑娘是誘發了過度通氣症,得在醫院住一陣。(錢江晚報)

老實說,別人家的女兒結不結婚關您屁事。還理直氣壯的說自己說的是真話,你們家換新車了嗎?兒子上清華北大了嗎?婚姻生活幸福嗎?總有一條可以問得你啞口無言。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不滿意的地方,拿著放大鏡找別人的傷口。還以關心的方式去羞辱對方,我相信惡人自有惡人磨。

現實中有多少家長認為孩子不結婚成家,就是不孝順,他們根本不會管你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也不管你幸不幸福,總覺得孩子不結婚就是不孝順,使盡各種手段逼迫著讓自己的孩子結婚生子,所以他們認為的孝順就是結婚生子。一個不容乎視的現實是,如今我們的社會展現出來的卻還是“蓋房娶媳婦生娃”的傳統生活方式。少有人能從“家長裡短”“柴米油鹽”裡解脫出來。如果年輕人不按照大家的傳統規律去結婚生子,就會引發眾多疑問和不解,以致於大部分人已經不敢去想象和嘗試,那種與眾不同的生活。

甚至,有時候只要稍微有個無聊的人過來說:“你的女兒年紀太大,怎麼還沒有嫁出去?”或者:“你兒子怎麼還在打光棍,是不是那方面有什麼問題?”有些父母便開始沉不住氣了,要把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特價處理”掉,就好像對待一棵白菜,或者一頭豬,還要輕率。哪怕他們的女兒,工作好,相貌好,最後卻找了個禿頭的酒鬼,只要結婚了,就很光彩。哪怕他們的兒子,有理想,有抱負,最後娶了村東頭的傻大姐,只要結婚了,就理直氣壯的應該放鞭炮。

於是,過年回家,飯桌上,有太多以愛的名義“自以為是”了。擁擠的社會,陌生人之間,長輩與晚輩之間,都少了一種最起碼的尊重空間。那些來自父母和已婚親朋好友的輿論,那些以愛的名義,以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對幸福生活的定義,不斷催促著享受單身的年輕人“安定下來”。這世上只有最空虛無能的父母,才會試圖用子女虛假的幸福,來證明自己的成功。好的父母,永遠是兒女最值得信賴的港灣,絕不會為了一時的面子,把兒女推向火坑。

老一輩人對婚姻的看法之所以穩定、傳統,是因為那是個“鐵飯碗”代表一切的時代。很多在國企、事業單位裡幹一輩子的普通人,對婚姻的理解也是“一吻定終身”,至於兩人是否真的合適,那也是“試試看”的事情。如今的年輕人早就脫離了所謂“穩定”的思維屏障,關注自我和內心需求成為新一代人的精神標誌,多數年輕人不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倘若出現不滿意的狀況,往往也是“一言不合就分手”。在這種相對個性和自我化的思維中,傳統婚姻的穩固性與合理性就會受到質疑——既然婚姻未必給個人帶來幸福,那麼為什麼還一定要結婚?

事實上,這世上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什麼事情都可以將就,只有結婚這件事情沒辦法將就。因為你要的不是一張證書,而是婚後的一種生活。如果僅僅因為合適而選擇將就,那餘下的幾十年,該有多少遺憾和後悔.....人生需要承載的太多,得有自己的生活,包括自己的興趣,愛好,家人,朋友。 不能因為一段婚姻而偏離自己的生活軌道,在多年的努力規劃付之一炬後,讓自己的人生推到重來。

如果父母都有較高等且高明的覺悟,自覺不干涉子女的婚姻,把催促子女結婚生娃的精力,用來經營自己的婚姻和晚年,就不會有那麼多婚姻冷淡如陌生人的父母了。說到底,中國父母擅長逼婚,大多是自己婚姻不善故而轉移注意力,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如果父母婚姻和諧溫馨美滿,自然不會把對於伴侶的愛傾注到孩子身上。

一幫連自己婚姻生活都搞不定的中年婦女,整天對別人指手畫腳,說難聽點,就是自己過得不幸福,也不希望晚輩如願,從而拿出“你還小不懂生活的複雜”之類的謊言恐嚇晚輩,聽信這類恫嚇,你的人生就完了,從現在開始就要彎腰駝背唉聲嘆息地在妥協裡過一輩子。

作者:風青楊 :知名評論人。一個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惡如仇,從善如流! 微博@風青楊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