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狱中收到了一封信,女儿:我和弟弟不好过,结果出狱后连杀1

一个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犯错后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有的人在出狱中积极改造,表现突出,出狱后牢记教训,努力生活,且不论生活的好与坏,至少这种正确的心态是值得大家尊重的,至少这些人愿意积极融入社会中,愿意重新开始;而有的人狱中不仅不改过自新,反而会在自己的犯罪深渊里越陷越深,他们憎恨社会憎恨不公平憎恨所有他们看不惯的一切,尽管在狱中表面表现的很积极,但一旦出狱,开始更加丧心病狂的报复,这种人的结局一般都是以悲剧结局的。今天所讲的故事主人公就属于后者,他本身是内向敏感的人,但却因为一封信先后杀了十五个人,那这封信究竟是什么呢?他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他叫白宝山,是一个看起来老实本分的人,很难将他与十大悍匪之首联系在一起,但就算这个貌不惊人的男人,在1982年犯下了盗窃罪后被收押牢中。起初他被判4年有期徒刑,可后来严打阶段,给他的刑罚加到了15年,这让他内心非常的不痛快,毕竟要多受十一年牢狱之苦。他这只是觉得不公平,并没有其他的负面影响,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女儿的来信,心中写到女儿和儿子受尽了别人的嘲笑和侮辱,周围的人骂他的一双儿女为小偷的孩子,他的妻子在他入狱后也丢下儿女再嫁,可怜自己的儿子连双鞋子都买不起。这封信几乎是字字诛心,字字含泪,这对白宝山的触动非常的大。

因为在他父亲死后,他也是受尽欺负,这使他的性格变得非常敏感和自卑,但越自卑的人就会越极端,他对于女儿这封信所表达的心情几乎是感同身受,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受同样的苦难,他忍痛读完这封信后,便开始了他的计划之旅。他发誓要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过上有钱人的生活。

他为了实施自己获得子弹的目的,先后杀掉了自己的两个狱友:李宝玉,段克军。他杀这两个人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欺负他,而是他们两个妨碍他从牧民那里获得子弹。在他出狱后,他也曾经想过要好好生活。可是与社会脱节了那么久,想很快融入进去,需要一点时间和耐心。但就是他在出狱后受到的一些小挫折压垮了他内心最后的耐心。他开始疯狂的杀人以获得不义之财。据统计,他从新疆到北京先后杀掉了十五人,这十五人其实与他并无深仇大恨。当他被逮捕后,被判了死刑。

其实纵观他的黑化历程,他也许并不想犯罪并不想妻离子散。但他却因为自己内心的恐慌和极度自卑让他从杀人中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心理疾病。无论如何,希望我们大家在此后的生活里可以善待他人,善待周围弱势群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