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獄中收到了一封信,女兒:我和弟弟不好過,結果出獄後連殺1

一個人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犯錯後不僅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有的人在出獄中積極改造,表現突出,出獄後牢記教訓,努力生活,且不論生活的好與壞,至少這種正確的心態是值得大家尊重的,至少這些人願意積極融入社會中,願意重新開始;而有的人獄中不僅不改過自新,反而會在自己的犯罪深淵裡越陷越深,他們憎恨社會憎恨不公平憎恨所有他們看不慣的一切,儘管在獄中表面表現的很積極,但一旦出獄,開始更加喪心病狂的報復,這種人的結局一般都是以悲劇結局的。今天所講的故事主人公就屬於後者,他本身是內向敏感的人,但卻因為一封信先後殺了十五個人,那這封信究竟是什麼呢?他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他叫白寶山,是一個看起來老實本分的人,很難將他與十大悍匪之首聯繫在一起,但就算這個貌不驚人的男人,在1982年犯下了盜竊罪後被收押牢中。起初他被判4年有期徒刑,可後來嚴打階段,給他的刑罰加到了15年,這讓他內心非常的不痛快,畢竟要多受十一年牢獄之苦。他這只是覺得不公平,並沒有其他的負面影響,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女兒的來信,心中寫到女兒和兒子受盡了別人的嘲笑和侮辱,周圍的人罵他的一雙兒女為小偷的孩子,他的妻子在他入獄後也丟下兒女再嫁,可憐自己的兒子連雙鞋子都買不起。這封信幾乎是字字誅心,字字含淚,這對白寶山的觸動非常的大。

因為在他父親死後,他也是受盡欺負,這使他的性格變得非常敏感和自卑,但越自卑的人就會越極端,他對於女兒這封信所表達的心情幾乎是感同身受,他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再受同樣的苦難,他忍痛讀完這封信後,便開始了他的計劃之旅。他發誓要讓自己的孩子過上好日子,過上有錢人的生活。

他為了實施自己獲得子彈的目的,先後殺掉了自己的兩個獄友:李寶玉,段克軍。他殺這兩個人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們欺負他,而是他們兩個妨礙他從牧民那裡獲得子彈。在他出獄後,他也曾經想過要好好生活。可是與社會脫節了那麼久,想很快融入進去,需要一點時間和耐心。但就是他在出獄後受到的一些小挫折壓垮了他內心最後的耐心。他開始瘋狂的殺人以獲得不義之財。據統計,他從新疆到北京先後殺掉了十五人,這十五人其實與他並無深仇大恨。當他被逮捕後,被判了死刑。

其實縱觀他的黑化歷程,他也許並不想犯罪並不想妻離子散。但他卻因為自己內心的恐慌和極度自卑讓他從殺人中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其實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心理疾病。無論如何,希望我們大家在此後的生活裡可以善待他人,善待周圍弱勢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