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三國演義-第四回-下 謀董卓曹操獻刀

案發現場

「讀書札記」三國演義-第四回-下 謀董卓曹操獻刀

越騎校尉伍孚,字德瑜,見卓殘暴,憤恨不平。嘗於朝服內,披小鎧,藏短刀,欲伺便殺卓。一日,卓入朝,孚迎至閣下,拔刀直刺卓。卓氣力大,兩手摳住;呂布便入,揪倒伍孚。

同樣的“劇情”,曹操要再演一遍。伍孚的“一字一句”,對曹操來說都是重要信息。

  1. 地點肯定要換,人少越好,最好呂布不在,要想個辦法。
  2. 小鎧完全不需要,被抓住肯定是個死,與其防護,不如預留地步。
  3. “卓氣力大”,需趁其不備。

從伍、曹刺董可見,刺殺董卓完全不需寶刀,所懼有二:卓氣力大,呂布在側。所以從司徒府赴宴開始,曹操早已謀定在胸,借刀只為留後手。或許從屈身事董開始,曹操的計劃就已經開始了。

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實欲乘間圖之耳。今卓頗信操,操因得時近卓。聞司徒有七寶刀一口,願借與操,入相府刺殺之,雖死不恨!

不料半路殺出個伍孚,又把事情搞得很麻煩。“董卓自此出入常帶甲士護衛。”

見董卓坐於床上,呂布侍立於側。卓曰:“孟德來何遲?”操曰:“馬羸行遲耳。”卓顧謂布曰:“吾有西涼進來好馬,奉先可親去揀一騎賜與孟德。”布領令而出。操暗忖曰:“此賊合死!”

藉口遲到,支開呂布,依案情發展綜合來看,急智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預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卓接視之,見其刀長尺餘,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果寶刀也。遂遞與呂布收了。操解鞘付布。

這個細節寫的太棒了,“獻”寶刀而留刀鞘,這擺明了就是行刺啊!董卓立時覺察,曹操安有命在?!


史無“孟德獻刀”一事,藍本必是伍孚。為何演義裡這事要在曹操身上再過一集。如此光輝高大形象,何必付之曹孟德。

《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

於小說取材上講,曹操離京只是因為不配合,並非是亡命而去,就史演義,刺董的“榫頭”安在曹操身上正合適。

於人物塑造上講,“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刺董亡命,正是奸雄之路的開始。


陰陽曹操

「讀書札記」三國演義-第四回-下 謀董卓曹操獻刀

評語可作陰陽二句看,“治世之能臣”為陽,“亂世之奸雄”為陰。開篇那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正是陰陽之謂。

陰、陽兩個字還只是一字,陽盡了就成陰,陰盡了就成陽,不是陰盡了又有個陽生出來,陽盡了又有個陰生出來。(《紅樓夢》第三十一回)

史湘雲這段論陰陽用之曹操何其恰份!“孟德獻刀”,正是能臣之路走到了頭。

操曰:“吾祖宗世食漢祿,若不思報國,與禽獸何異?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間圖之,為國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毛批在此都說:曹操此時,竟是一位正人。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所謂蓋棺定論,假設曹操當時就義,曹操怕以“治世之能臣”名留於世。可是小說不容假設,歷史更沒機會假設。

曹操初登場時,既不是治世,也不是亂世,算是末世。末世做能臣,曹操是不幹的。過呂伯奢,諸侯會盟,亂世爭霸,奸雄登場。


呂伯·真奢

呂伯奢的故事告訴我們,對一個人過分的好,別人會懷疑你的動機。買酒、殺豬、還有果菜……【大哥,我只想饅頭就鹹菜。】


「讀書札記」三國演義-第四回-下 謀董卓曹操獻刀

客觀公正地講,這事完全是曹操多疑所致。作為“擁劉反曹”的《三國演義》卻用了很多不必要的筆墨來寫前戲。

說罷,即起身入內。良久乃出,謂陳宮曰:“老夫家無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來相待。”言訖,匆匆上驢而去。操與宮坐久,忽聞莊後有磨刀之聲。……急出莊上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見伯奢驢鞍前懸酒二瓶,手攜果菜而來,……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豬相款……”

深林荒村,咄咄怪事。

  • “家無好酒”,家裡沒有酒,或是家中有酒但是不好。招待亡命之人,何必非去買酒,此一奇怪。
  • 所去之地不是“村西”而是“西村”,字裡行間已透出距離之遠。天色已晚,路途又遠,此又一怪。
  • 關鍵的是,騎毛驢去!縱然買回亦將休息,何必非去,又是一怪。
  • 殺豬款待,常理應當早說,半夜磨刀,誰不疑怪。
  • “良久”,“坐久”,感覺曹、陳來了之後是沒人管他們的,呂伯奢款物如此之奢,而待人卻如此不周,甚是奇怪。世間豈有舍賓客而主遠駕之理?!即便如此,亦須家僕或親屬好生款待,此是最奇怪處。
  • “良久乃出”,既生疑慮,對之前“起身入內”便更加懷疑,入內何事?為何良久?於此又怪。

更何況,開頭就點出了不是曹操自陳近況,而是呂伯奢早已知悉。

奢曰:“我聞朝廷遍行文書,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陳留去了。汝如何得至此?”

曹操既是多疑之人,點一兩處怪事足矣,只半夜磨刀一件,便足可生怪,何必如此大費筆墨?地方遠之又遠,主人慢之又慢,客等久之又久,亡命之人必是疑之又疑,如此一來,豈不是為曹操開脫?!如此咄咄怪事,亡命之人,那個不疑?曹操多疑之性,當以客觀一事點之即可,主觀幾筆多些心理,於此方顯人物。

呂家滅門,不討論是曹操生性多疑,不仁不義,還是呂伯奢緩兵之計,讀書筆記,只談小說,演史為何偏偏這麼寫?

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陳壽《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

一事生怪,千思不奈,謀身取快,於此為是。演義摹人,舍大道而就細節,反其道而行,於小說而言,實乃畫蛇添足!

不然,便是春秋筆法,讀者以為擁劉反曹,於書作者卻有不然。


千古名言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滅呂滿門,當時知情者維有曹操、陳宮二人。如此“醜事”,孟德應不外說,但如此豪言,自洩也不無可能,更大概率者當是陳宮散佈,後人捕風記冊。若史有其事,想是時,當有悽愴之色,《三國》改編,可稱經典。

【插了視頻,居然被“內容投訴”,下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