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品讀第42章 和氣的人才會有幸福的人生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道德經品讀第42章 和氣的人才會有幸福的人生

【感悟】

世界從無到有,道生一,一生二,即為陰陽,二生三,即“衝”與“和”。三生萬物。

地球已經產生了60多億年,而人類才200-300萬年,在人類出現之間,世界、宇宙已經存在,道也早已存在。


道德經品讀第42章 和氣的人才會有幸福的人生

這一章老子從“天道”中的陰陽之道講到“人道”,損益之道、強弱之道。

陽和陰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它們既相互獨立又不可分割,陰陽中和而生成和氣。只有為人和氣,才算是有道德的人。


正因為“和”是人和萬物的共性,和氣的人才合乎大道和大德,才會擁有成功的、幸福的人生。

我們愛說“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這裡的和就是“和氣”。和氣的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也不貪佔小便宜,身邊的痛苦和煩惱自然也就少了許多。

道德經品讀第42章 和氣的人才會有幸福的人生


又說到損益之道,“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損害它反而對它有利,記得小時候父母種棉花,他們一定會有一個農活——“轉頭”,就是把棉花苗新長出來的嫩嫩的頂葉掐掉,小時候的我,常常會為這些“嫩頭”可惜,它們長得那麼鮮活水靈,為什麼要把他們都掐掉呢?

父母說只有掐了頭,秋天棉花才會豐收。

又過了N年,我自己在家種花種多肉,每到春天,只要看到嫩綠的小芽冒出來,就會心生歡喜,我捨不得剪掉掐掉一點點,甚至花盆泥土裡冒出來的小草,我都捨不得拔掉,我總覺掐了太可惜。

可是那些花和多肉每年都長不好,要麼沒有造型,肆意瘋長,要麼到冬天就枯萎了。我很鬱悶,為什麼我種的花花草草只有一年的生命,為什麼有人種很多年,還好看。

請教種花達人,他告訴我,要“捨得”,春天一定要修剪,多肉要把頭剪掉,剪下來的“頭”可以種在另一個花盆裡;大些的花、樹,一定要從根部把旁枝亂葉修掉,主幹剩一枝最好,有分叉也至多不要超過三枝,多餘的一定要剪掉,這樣花樹才能長得又粗又壯。


道德經品讀第42章 和氣的人才會有幸福的人生

回到家我狠狠心,把長大的多肉,剪了頭。沒過幾天,發現老樁上冒出了很多小芽,再過幾天,那些小芽越長越大,猶如一朵朵小花,美極了。

“物或損之有益”,其實人也一樣。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立規矩、嚴管教,他長大了就會越教育越輕鬆,相反,假如小時候任其“野蠻生長”,猶如樹木從根部開始長了很多分枝,本來“主幹”獨得的養分,被旁枝散葉分了去,等長大了再修理管教,比小時候要難得多。


道德經品讀第42章 和氣的人才會有幸福的人生


強弱也一樣,一味崇尚強勢、暴力的人,最終都不會有好下場,因為這不符合道,比如戰爭,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

夫妻相處之道,同樣道理,如果一方懂得適當示弱,(不是一味示弱,也不是隻能示弱),是本來處在相對強勢的那一方,能夠做到適當示弱,那麼,兩個人之間才能達到陰陽平衡,才能過得持續長久、和諧幸福。

【譯文】

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又賦有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天下萬物都是在這種狀態中產生的。萬物都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盪中生成新的和諧體。人們最厭惡的就是“孤”、“寡”、“不轂”,但是王公卻用來稱呼自己。所以世上的事物,如果減損它有時反而會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有時反而會得到減損。別人這樣教導我,我也去這樣教導別人。自逞強暴的人將不得好死,我將把它當作教人道理的宗旨。



大家好,我是拂塵記,寫日常感悟,聊親子日常,拂生活塵埃,感人間之愛。

品讀道德經,雲端共說道!私聊加圈,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