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登陆作战中运送士兵和装备的“摆渡人”——LCVP与LCM登陆艇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开头长达20多分钟的抢滩登陆作战相信很多看过的人都会感到震撼吧!大量的美国士兵搭乘登陆艇从母船上释放,在颠簸的海浪中奋力前行准备实施抢滩登陆。

当闸门开启的那一刻,士兵们的生死之门也被同时打开,防守阵地上德军如同雨点一般的子弹铺天盖地而来。伴随着嘶喊、嚎叫、挣扎和鲜血迸射的士兵像无头的苍蝇一般不知所措,很多人在艇上就被射杀了。这就是残酷的战争,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你的生命会以何种方式结束!

抢滩登陆作战中运送士兵和装备的“摆渡人”——LCVP与LCM登陆艇

拯救大兵瑞恩开头场景

奥马哈海滩登陆正是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盟军通过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由此开启了对德国陆上的进攻。影片中所运用的两栖登陆作战在一战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到了二战时这种作战方式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进程的关键性战术,包括诺曼底登陆、敦刻尔克大“逃亡”、西西里岛登陆战役等等大大小小数十次的两栖登陆战将盟军士兵不断的送往战斗最前沿,冲击着轴心国的防线。

抢滩登陆作战中运送士兵和装备的“摆渡人”——LCVP与LCM登陆艇

抢滩登陆作战

在实施此类战术时必须要求部队配备足够数量的登陆艇,这样才能为抢滩成功的部队提供持续充足的人员和装备保证。在后期以美国为主导的欧洲战场上,盟军投入了大量的登陆艇用以完成各种抢滩登陆作战任务。正如艾森豪威尔总统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数量如此众多的登陆艇,我们将永远都不可能在空旷的海滩登陆,那么整个战争的策略都将会随之改变”。

登陆艇是一种将士兵、装备从近海运输船运送到海岸执行两栖作战的小型舰艇。其主要活动范围大都在近海浅水区域内,并要求其在冲滩后能够快速的释放搭载的人员和装备,因此类似的舰艇大多数采用吃水深度较浅的平底船型,同时在艇艏设有可以快速开合的跳板和坡道。配备有简单的防卫武器,一般为轻机枪,其缺点就是很难在复杂海况下行驶。

抢滩登陆作战中运送士兵和装备的“摆渡人”——LCVP与LCM登陆艇

登陆艇

在整个二战期间使用最多两型登陆艇分别为LCVP和LCM系列,这种船不仅可以将步兵,装备和各种武器运输上岸,甚至还可以将坦克这类重型装备运载至战斗最前沿。

LCVP登陆艇

LCVP登陆艇是美国早期开发的一种小型运输人员的舰只,该艇由美国人安德鲁·杰克逊·希金斯设计制造,是二战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盟军登陆艇,也被称为希金斯船。193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海军已开始注意到两栖登陆作战将会对未来的战争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装备上开始尝试引进一些能够为两栖作战提供便利的特种装备,而登陆艇就包括其中。

抢滩登陆作战中运送士兵和装备的“摆渡人”——LCVP与LCM登陆艇

安德鲁·杰克逊·希金斯

刚开始,希金斯利用木质驳船改装而成的登陆艇在结构和功能上并未达到海军的要求。因为此时大洋彼岸的日本已经开始使用一种船艏带有坡道,能够快速装卸重型装备的两栖登陆艇,海军方面认为这才是他们想要的船,而不是希金斯公司设计的那种纯木质的浅水工作船。

抢滩登陆作战中运送士兵和装备的“摆渡人”——LCVP与LCM登陆艇

希金斯公司早期生产的浅水工作船

1941年,海军将一张日本登陆艇的照片转交给希金斯公司,并表示他们想要类似的装备后,造船厂迅速改变设计方案,将原有的登陆艇全部改装成海军需求的形式,最终在测试后成功获得了海军小批量试制的订单,并将其指定为LCP登陆艇。

抢滩登陆作战中运送士兵和装备的“摆渡人”——LCVP与LCM登陆艇

LCPV登陆艇运输士兵

最初的计划当中,运送人员和武器装备的登陆艇是分开设计的,分别是LCP(L)和LCV。其中LVP(L)用于运送人员,并未设计艇艏坡道,人员上下艇需要从侧面高高的护栏攀爬来完成。而LCV则是用来运送装备的登陆艇,艇艏带有专用的坡道。但是海军陆战队认为,LCP(L)在士兵下船时由于攀爬高度过高,会让士兵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敌人的火力更容易击中士兵。针对这一问题,希金斯将两种船型结合,使用一型登陆艇同时来运送人员和装备,并扩大了整体设计,最后这种登陆艇等到了军方的认可,正式被命名为LCVP,

希金斯船由此诞生。

抢滩登陆作战中运送士兵和装备的“摆渡人”——LCVP与LCM登陆艇

从母船上被放下的LCVP登陆艇

LCVP采用半木质半钢制结构,整体重量8.2吨,长度11米,高度3.3米,采用GM 6-71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最大输出功率250马力,能够驱动登陆艇以12节的航速在浅海海域航行。最大载重能力3.7吨,可以搭载36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火力方面配备有两挺7.62毫米勃朗宁机关枪。在整个二战期间,希金斯造船厂一共生产了2.3万艘该型登陆艇。在LCVP装备海军后,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盟军登陆行动。

抢滩登陆作战中运送士兵和装备的“摆渡人”——LCVP与LCM登陆艇

LCVP登陆艇

不过LCVP在载重方面因船型限制,对于坦克这类的重型装备无法运输,因此陆军方面也向希金斯公司发去了坦克登陆艇的招标方案,希望获得一款能够运输中型坦克的登陆艇。1942年5月,希金斯公司开发了一款15.25米长的机械化登陆艇,结构上类似于英国的LCM,这种登陆艇一共生产了大约1.13万艘。

LCM系列登陆艇

LCM机械化登陆艇的原型最早源于英国。一战结束后英国人鉴于坦克在战场上的威力,认为凭借出色的机动、火力性能和优良的防护能力如果被运用到抢滩登陆作战中,那么对于敌人防线上的固定碉堡将会是一种很好的打击方式。因此英国人开始考虑建造一款相对大型的两栖登陆艇用以运输人员和装备,特别强调该艇必须具备搭载坦克等重型装备的能力。而且为了便于坦克能够快速的装卸,在舱口的设计上也需要适用于坦克使用。

抢滩登陆作战中运送士兵和装备的“摆渡人”——LCVP与LCM登陆艇

英国人的LCM登陆艇

第一艘带有坡道闸门的登陆艇在1920年左右开始设计,1924年装备部队并参与了多次演习,成为第一种能够将坦克运送到登陆区域的登陆艇。随后根据前线人员使用情况而对其进行了部分的修改后这艘小艇最终演变成为了著名的LCM(机械化登陆艇)。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人开始批量生产类似的装备并部署到各个战区,LCM登陆艇的首次实战是在挪威战役中,运送了近3万人的英法联军和装备在纳尔维克登陆。

  • LCM-1登陆艇

在LCM的基础之上英国制造了更大的LCM-1型登陆艇,它能够运输类似法国的哈奇开斯H-12轻型坦克。该艇长度15米,最大载重能力16吨,装备有两台汽油发动机,最大航速6节,艇上配备有两挺7.72毫米机枪作为自卫使用。从外观上看,该型登陆艇延续了LCM的设计,货舱位于艇身中部,艇艏设有坡道式闸门,发动机舱位于船尾,在发动机上方为带有装甲防护的驾驶室。

抢滩登陆作战中运送士兵和装备的“摆渡人”——LCVP与LCM登陆艇

动漫中的登陆艇

  • LCM-2登陆艇

美军在装备了LCVP之后,对于这种登陆艇的作用愈加感兴趣,他们并不满足于装备只能运送步兵和轻型装备的登陆艇。载重更大,运送能力更强的登陆艇计划开始提上日程,借鉴英国的LCM和LCM-1技术结合本国希金斯公司设计的LCVP登陆艇,在1940年9月,美国开始生产本国自己的LCM登陆艇,用以运输重型装备,比如坦克、火炮或者是装甲车等。该登陆艇沿用了英国登陆艇的命名方式,以LCM-2为名。

抢滩登陆作战中运送士兵和装备的“摆渡人”——LCVP与LCM登陆艇

美军装备的LCM-2登陆艇

该登陆艇长14米,宽4.3米,排水量29吨,最大运载能力14吨。装备有两台凯尔迈特汽油发动机,单台输出功率225马力,航速7.5节。艇艏和驾驶舱装甲厚度0.25英寸,配备有两挺12.7毫米勃朗宁机关枪。1942年8月的瓜达尔卡纳尔之战中首次参战,美军一共出动48艘该型登陆艇,运输登陆部队需要的火炮、重型卡车和海军陆战队坦克等装备。

  • LCM-3登陆艇

LCM-2在战斗表现出色,虽然可以运送海军陆战队的轻型坦克,但对于越来越重的中型坦克来说其载重能力还是太小。而且随着战事不断发展,坦克在登陆作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希金斯公司在完成LCPV和LCM-2型登陆艇的设计之后,应军方要求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了运载能力更强的LCM-3登陆艇。

抢滩登陆作战中运送士兵和装备的“摆渡人”——LCVP与LCM登陆艇

LCM-3登陆艇

这款登陆艇的排水量达到了52吨,可运送30吨左右的货物,这样的载重能力在当时足以运送美军大部分中型坦克。而在整体设计上基本延续之前登陆艇的风格,不过在具体性能上有所提高,发动机功率更加强劲,航速更快,大容量的油箱使其航程也得到了相应的增加。该款登陆艇也成为了美军在二战期间生产数量最多的一款能够运送重型装备的登陆艇,一共生产数量达到8000多艘,参与了后来美军和盟军所有的登陆作战。

抢滩登陆作战中运送士兵和装备的“摆渡人”——LCVP与LCM登陆艇

下船上岸的士兵

战争结束之后美军又先后开发了LCM-6、LCM-8型登陆艇,并一直使用了多年。

登陆艇作为在二战中兴起的一种抢滩登陆装备,在整个战争期间对于盟军登陆作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次关键性的登陆作战中盟军依靠大量机动灵活且运载量极佳的登陆艇突破了一道又一道的防线,将无数的士兵和装备运送到了敌人的眼皮底下。毫不夸张的说正是由于大量的使用这种装备才能够使得盟军快速的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