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冉胤,有史第一个汉家单于,冉闵为何如此册封自己儿子?

349年底,冉闵在邺城屠刀大开,带领赵人杀死羯胡二十余万,并且传令四方,让四方赵人为将者皆按此办理,为此,连高鼻梁大胡子的杂胡都冤死不少

《资治通鉴》记载

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可,对羯胡如此凶残之人,为何在次年十一月又册封自己儿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呢?还搭配了1000降胡为麾下侍卫,并且不惜杀了劝诫自己的大臣及其儿子

《资治通鉴》记载

闵率步骑十万攻石祗于襄国,署其子太原王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以降胡一千配为麾下。光禄大夫韦謏谏曰:“胡、羯皆我之仇敌,今来归附,苟存性命耳;万一为变,悔之何及!请诛屏降胡,去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闵方欲抚纳群胡,大怒,诛謏及其子伯阳

历史常识告诉我们,大单于源自匈奴,是胡人皇帝称号,那冉闵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呢?

太原王冉胤,有史第一个汉家单于,冉闵为何如此册封自己儿子?

皇帝和单于盟约

是因为他本就两面三刀立场不坚定?还是时移世易,不得不设置这么一个职位?

其实,《资治通鉴》以及《晋书》对此,都做了解释说明,两者意思差不多,只是《晋书》多了四个字:锐于澄定

《晋书》:

闵志在绥抚,锐于澄定,闻其言,大怒,遂诛之,并杀其子伯阳

估计司马光对冉闵十分看不过眼,他丢的“锐于澄定”,就是冉闵立儿子为大单于主要原因,冉闵不想扩大打击面,想尽快安定,恢复民生

太原王冉胤,有史第一个汉家单于,冉闵为何如此册封自己儿子?

战争是破坏,发展才是硬道理

冉闵如此操作,符合当时环境

从304年匈奴王刘渊建立汉赵,到349年后赵末年,这四十余年时间,有大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中原,当时中原呈胡汉百姓共居状态

比如,《晋书》记载

……以权渠为征西将军、西戎公,分徙伊余兄弟及其部落二十余万口于长安……徙平原乌丸展广、刘哆等部落三万余户于襄国……巴帅及诸羌羯降者十余万落,徙之司州诸县……徙氐羌十五万落于司、冀州……迁其户二万余于雍、司、兖、豫四州之地……

从上面几条列举可以看出,内迁游牧百姓很多,大体上那时候中原胡汉百姓其实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便不混居,也类似今天的社区:我住大院一号,你住隔壁大院二号

皇朝统治基础在于什伍保甲,而新迁入的这些胡人并没有离散部落编户齐民,如此情况下,中原皇朝固有的体制其实已经不在适合

太原王冉胤,有史第一个汉家单于,冉闵为何如此册封自己儿子?

没有完成整编,不同习性都进入了中原腹地

350年,冉闵在邺城建立冉魏,随着支持冉闵的军队不断汇聚,以及针对后赵反围剿不断胜利,冉魏势力已经遍布中原,这时候冉魏面临一个问题:

境内的胡族百姓怎么办,后赵襄国政权的胡族百姓怎么办?天下胡族百姓怎么办?

杀是不可能的,冉闵并非嗜杀之人,并且冉魏军中也有很多胡人在为冉魏而战(具体可以参考麻秋、王泰),为了尽快安定人心平息战火,仿照两赵设置单于台,实行胡汉分制就是最好选择

为此,冉闵册封自己太原王儿子为大单于

当时情况,这种起始于刘渊临终前建立的单于台机构实行胡汉分制,是传统皇制的最好补充,这时候大单于已经不是早年的胡族最高统治者,而是皇朝内管理胡族的一个职位

太原王冉胤,有史第一个汉家单于,冉闵为何如此册封自己儿子?

匈奴王刘渊以单于位登临帝位,临终前创造性的设置单于台实行胡汉分制

其实,不仅冉魏如此选择,即便东西两晋,也是如此选择

西晋在310年,册封鲜卑段为大单于,东晋在349-351年,先后册封慕容俊以及姚弋仲为大单于。在早期,中原王朝占主动时,护某校尉、某某中郎将,才是对游牧民族态度

壬子,以刘琨为平北大将军,王浚为司空,进鲜卑段务勿尘为大单于……拜慕容俊为使持节、侍中、大都督、督河北诸军事、幽、平二州牧、大将军、大单于、燕王……十一月,以弋仲为使持节、六夷大都督、督江北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单于、高陵郡公

此一时彼一时,看吧,大家都不傻

或许有人为韦謏惋惜,不过此人其实死有余辜。韦謏历经汉赵、后赵、冉魏三朝多位帝王,是匈奴刘曜的黄门郎,是羯族石虎的太子太傅京兆公,还是冉魏的光禄大夫,都是天子近臣。最后错看冉闵,玩徇己之功玩翻车了

謏性不严重,好徇己之功

其实,韦謏若私下谏言,表现的不是那么急切,他也死不了

太原王冉胤,有史第一个汉家单于,冉闵为何如此册封自己儿子?

拓跋珪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后,实行离散部落编户齐民,初步解决融合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