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有福:《画笔传情——记程乃莲的艺术人生》

梁有福:《画笔传情——记程乃莲的艺术人生》

大同日报记者 梁有福

曾有一度,画家程乃莲把母亲接到自己家中。好几个夜晚,她隐隐感觉母亲在跟人说话。起初,她以为是梦境,留意细听,确实是母亲在说话,且语多怨忿:“看你那无事的,什么也不管,不管我了……”程乃莲披衣下楼,看见母亲正客厅里对着老伴的画像喃喃自语。

那幅父亲坐在沙发上的人物画像出自程乃莲之手,画面中的陈设保持着父母家中的原样,只是身后墙上的毛主席像是她加上去的。因为父亲是一位共产党员,离休老干部,一生敬仰毛主席。

程乃莲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系,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南京大学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她的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油画、版画、水彩画等大型展览,荣获过许多奖项。她与女儿一起对应县释迦塔综合艺术、大同明代龙壁群艺术、山西石狮子艺术等,进行过系统的考察研究,完成和正在完成多个省级科研项目。她还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中国教育报》《山西日报》《三晋儿女》等多家新闻媒体都曾为她做过主题专访。

程乃莲出生在艺术气息浓郁的塔乡应县。长辈们神奇的剪窗花手艺、红白喜事上的吹打、手艺高超的油匠……在她的童年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启蒙了她对艺术的憧憬,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写写画画。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程乃莲就读于朔县师范,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画宣传画,出墙报,歌咏舞蹈,她都积极参加。毕业以后,程乃莲分配到应县城关小学任音乐教师。在家乡任教期间,她始终坚持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也会找来一些美术专业书籍研读,琢磨绘画技巧。一次,原雁北地区美协主席偶然看到她临摹的素描画,十分惊奇,觉得她学音乐太可惜了,建议她主攻绘画。在她心里,一直有一个大学梦,她特别希望获得深造机会。怀揣着希望的她,就这样在应县当音乐教师五年。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大家纷纷重新拿起书本复习,渴望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程乃莲也不例外,1978年她成功考入山西大学美术系。

大学毕业后,程乃莲分配到雁北地区陶瓷研究所工作,后调入大同市展览馆。工作之余,她坚持绘画创作,版画、国画、水彩、油画,各种类型,各种题材,都积极尝试,并开始在画坛上崭露头角。她始终忘不了上大学前当老师的经历,希望把自己的创作经验融入教学过程。1998年,程乃莲通过层层测评面试,通过考核,成为大同大学(原雁北师范学院)美术系的教师。她把个人创作和教学进行了系统有机的结合,她的作品也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油画、版画,水彩等画展并连连获奖。对程乃莲来说,美术创作的内涵决不仅仅是通过技法来展现的,更要融入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美,艺术地展现美、传播美,弘扬正能量。

程乃莲擅长人物画,她的“一荷轩油画水彩肖像系列”神形兼备,生动鲜活,在美术界影响很大。她于2004年创作的大型油画《聚会系列》,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展览馆展出,受到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家、理论家、油画家的关注与好评,以及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2016年7月,程乃莲应邀到南京大学为“宁港澳大学生微电影训练营”讲授色彩课。2017年,程乃莲创作了一组先贤水墨人物肖像,共23位。为先贤造像,如果仅仅依靠文字记载和一些图像做参考,难免落于窠臼。她以为,古今之人虽所处时代不同,但薪火相传的传统文化,让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在风骨精神上有某种相通相似之处。所以她决定“今为古用”,参考当代名家名师形象为先贤立像。画古代名医就参考当今的好医生形象,医者的慈悲古今相通;画古代文人就参考当今文化名人的形象,自有儒雅不凡的气质。

梁有福:《画笔传情——记程乃莲的艺术人生》

近年来,程乃莲又在人物肖像中融入漫画元素,运用漫画手法突出人物特征和个性,画风亲切传神,温馨活泼。她为云中笑星柴京海画的漫像,被柴京海设置为微信头像;为小网红悦悦创作的漫画肖像惊艳网络,那惟妙惟肖的童真童趣,夸张而逼真的一颦一笑,唤醒了许多人美好的童年记忆。上海一位先生告诉程乃莲:“重病在身的母亲原已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看了您为她创作的肖像后,特别高兴,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病情大为好转,谢谢您!”

程乃莲说,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养育自己的一方水土的滋养。作为北魏都城的大同,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脉铸就了大同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她希望有志从事美术创作的青年人,要想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主客观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发自内心地喜爱,爱艺术,爱生活,爱生养自己的父母和一方热土。

梁有福:《画笔传情——记程乃莲的艺术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