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姓氏探祕(3)


劉秀森 商丘網—京九晚報

140 拓跋姓與元姓(2)

陳慶之業績不凡。梁大通元年(527年)十月,他隨領軍曹仲宗伐魏,大軍直指魏南兗州治所渦陽(今安徽蒙城)。魏派徵南將軍、常山王元昭等率五萬兵馬增援,前軍至駝澗,離渦陽四十里,陳慶之主張逆戰,認為:“魏人遠來,皆已疲倦,去我既遠,必不見疑,及其未集,須挫其氣,出其不意,必無不敗之理。”(《梁書》卷32《陳慶之傳》,下引本傳不出注)而尋陽太守韋放怕魏軍輕銳,持反對意見。陳慶之自率目下二百騎進擊,結果攻破魏人前軍。陳慶之的英勇突襲使魏人驚駭。慶之隨即還軍,與諸將連營而進,背靠渦陽城與魏軍相持。“自春至冬,數十百戰”,將士疲敝。

魏之援軍突然進至梁軍背後築壘,曹仲宗等人恐腹背受敵,議謀退師。陳慶之卻認為:“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魏軍連築十三城,成犄角之勢。陳慶之率軍銜枚夜出,很快襲陷其四城,魏軍渦陽城主王偉膽破乞降。然而餘下的九城,魏軍兵甲仍然很多。陳慶之想乘勝破敵,率人馬鼓譟而攻,其他將領與之配合,魏之九城即潰。梁武帝手詔嘉勉慶之:“本非將種,又非豪家,觖望風雲,以至於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終。”

公元528年十月,元顥一行由南梁假節、飈勇將軍陳慶之率領的七千甲兵護駕,踏上北歸建立新朝的征程。十月二十九日,兵臨銍城,陳慶之率軍向銍城(安徽省濉溪縣臨渙鎮,古代稱銍城,作過縣郡)發起進攻。銍城很快被攻破。

梁中大通元年(529年)二月二十日,魏廷遣都督丘大千鎮梁國(治睢陽,今河南商丘南)。丘大千有眾七萬,在城外分築九城,以抵禦梁軍。

元顥和陳慶之首戰攻克銍城時,並沒引起北魏孝莊帝元子攸的重視,孝莊帝繼續派遣大將軍元天穆率領大軍平定齊地,以為平齊後再揮師討伐元顥不晚。沒想到陳慶之抓住戰機,於公元529年四月,一舉攻克滎城(一說在睢陽南,一說在睢陽東),進圍梁國。雙方展開了激戰。北魏君臣這時才大為震驚。魏濟陰王元暉業奉旨率羽林軍(我國古代最為著名並且歷史悠久的皇帝禁軍)二萬,急來救梁國。

陳慶之率將士奮力攻城,自早晨戰至下午,魏軍三城連續被攻破。丘大千見陳慶之軍勢不可擋,心中害怕,立即請降。梁軍攻佔睢陽,元顥在睢陽登壇祭天,即位稱帝,建立南魏,建年號為孝基元年(529年四月—529年六月,在位三個月)。《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五十三》記載這一過程說:“中大通元己酉(公元五二九年)夏,四月,癸未,顥與陳慶之乘虛自銍城進拔滎城,遂至梁國;魏丘大千有眾七萬,分築九城以拒之。慶之攻之,自旦至申,拔其三壘,大千請降。顥登壇燔燎,即帝位於睢陽城,改元孝基。”《北史·元顥傳》也有同樣記載。元顥在睢陽稱帝后,授予陳慶之使持節、鎮北將軍、護軍、前軍大都督。

元暉業大軍進至考城(今河南民權東南)時,聽說了梁國已被攻陷的消息,不知前面局勢如何,未敢輕進,屯兵考城,以觀情勢。不久,元顥和陳慶之引兵西進。考城四面縈水,元暉業守備嚴固。沒想到陳慶之命將士浮水築壘,不久就將考城攻下。元暉業被生擒,元顥大軍獲運糧車七千八百輛。

五月二十五日,元顥入居洛陽宮,改元建武。不久,元天穆等魏軍又先後攻克大梁、睢陽,並由魏將費穆率兵二萬攻成皋(古崤關,洛陽八關之一,是洛陽東邊門戶和重要的關隘),對洛陽形成威脅。陳慶之又回師進擊魏軍,來勢洶洶。天穆畏懼,率四萬之眾北渡黃河,費穆攝於梁軍威力,遂投降陳慶之。陳慶之再次攻下被魏軍收復的大梁、睢陽等城。

在建康的梁武帝接到元顥的捷報,喜出望外。但是,他上了年紀,又痴迷佛教,沒有和元顥一同進軍,與統一中國的大好機會失之交臂。

後來北魏爾朱榮派爾朱兆、賀拔勝反擊,元顥兵敗,逃至臨潁被殺,南魏遂亡。在睢陽建立的南魏政權晨光冥滅。 (2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