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害造成獼猴桃花朵枯萎,果實變軟腐爛,該從哪些方面防治?

獼猴桃的菌核病如果發生較重,就會造成花朵枯萎掉落、果實變軟腐爛的症狀,從而出現降低產量甚至沒有收穫的情況,那麼這樣的情況該怎麼進行預防和防治的?下面就跟著小果一起來看看吧。

一、要想有效採取預防措施,先要認識此病害的發生症狀!

獼猴桃菌核病主要危害花和果實。被病菌感染的雌性花朵和雄性花序都會變成褐色枯萎狀,花常萎蔫下垂,難於開放。

這個病害造成獼猴桃花朵枯萎,果實變軟腐爛,該從哪些方面防治?

受害的花朵枯萎

感病花器的病殘組織與果實接觸後可使果實感染病菌,果實受害後,最初一小黑點,果面形成下陷褐色病痕,上面覆蓋白色菌絲體。

這個病害造成獼猴桃花朵枯萎,果實變軟腐爛,該從哪些方面防治?

獼猴桃幼果菌核病

一個果實一般一個病疤,病斑呈橢圓形,病斑腐爛後逐漸形成直徑約1~2釐米的病疤,病健組織明顯。

二、細心觀察病害發病規律,才能總結出有效的應對方法!

菌核病屬真菌性病害,病原為核盤菌核菌,屬子囊菌亞門柔膜菌目核盤菌科核盤菌屬。

大量的菌絲體在受害部位變成黑硬的菌核,菌核落到果園後,病菌繼續蔓延,在果園中傳播。菌核在果園雜草中休眠越冬。春天氣候溫暖後產生子囊盤,子囊孢子成熟後從子囊盤中排出,隨空氣傳播侵染芽和花蕾。一般在2月下旬萌發,現蕾後可見到危害。4月中旬為危害高峰期。當溫度為20~24℃,相對溼度85%~90%時,發病迅速。危害果實的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這個病害造成獼猴桃花朵枯萎,果實變軟腐爛,該從哪些方面防治?

獼猴桃感染菌核病後期

該病的發生與氣候條件有關。多雨潮溼、溫度較低時,有利菌核和子囊孢子的形成。土壤黏重的地方,發病也較重。

三、根據病害的發生規律,總結出兩點有效防治方法!

①加強果園管理:加強果園土肥水管理,在冬季修剪結束後,及時清除果園內枯枝落葉及園內雜草並燒燬。

②藥劑防治:冬季噴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展葉後噴一次5%多菌靈粉劑500~600倍液。果實感病期噴一次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

這個病害造成獼猴桃花朵枯萎,果實變軟腐爛,該從哪些方面防治?

獼猴桃展葉後噴藥預防

總結

真菌性病害大多都具有一個特點,就是侵染循環,形成特殊的組織或孢子越冬,如果某一年沒有引起重視進行防治,那麼接下來的幾年裡都會爆發此類病害,甚至還有可能出現其他類別的真菌性病害。因此,病害都要做到防患於未然,應年年做到冬季清園,將越冬病原菌徹底清理出園區,才能有效的為果樹提供一個安全綠色的生長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